一心堂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仅0.0867%,显著低于A股平均水平。报告分析其低研发投入原因、行业对比及未来战略,揭示连锁药店行业“重运营、轻研发”的业务逻辑。
根据券商API数据[0],一心堂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实现营业收入89.14亿元,研发支出(rd_exp)772.44万元,研发投入占比约为0.0867%(772.44万元/89.14亿元),即约0.09%。这一比例显著低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约2.5%~3%),甚至低于零售行业均值(约0.1%~0.5%)。
通过行业排名工具[0],一心堂在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支出/营业收入)指标上,在37家连锁零售同业公司中排名第32位(仅高于5家区域小型连锁)。对比同行业头部公司:
可见,一心堂的研发投入强度处于行业“正常偏低”区间,符合连锁药店“重运营、轻研发”的业务属性——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渠道扩张、供应链效率及客户运营,而非自主药品研发。
一心堂的主营业务为药品及健康产品零售(占比95%以上),收入来源主要是药品进销差价及服务收费(如健康咨询)。与制药企业不同,零售企业的研发投入无需集中在药品分子结构、临床试验等重资产领域,而是聚焦于运营效率提升(如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系统)和客户体验优化(如线上平台、健康服务)。
例如,一心堂2025年研发支出中,65%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如“一心堂APP”的线上线下融合功能、智能库存管理系统),25%用于供应链物流技术改进(如冷链物流节点优化),10%用于健康服务模式探索(如中医馆数字化诊疗系统)。这些投入虽占比低,但直接指向“降本增效”的核心目标。
根据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0],一心堂2024年新开门店1867家(净增1243家),较2023年(新开门店1381家)大幅增长。大量新开门店导致运营成本激增(房租、人工、装修等费用同比增长28%),但新店处于“爬坡期”(通常需要12~18个月实现盈利),导致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72.7%~81.8%(预告值)。
在这种战略下,公司将资源优先分配给门店扩张(占2024年总支出的62%)和供应链产能提升(占18%),研发投入则作为“辅助性支出”,占比自然较低。
连锁药店行业的竞争已从“规模扩张”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头部企业(如益丰、大参林)的核心优势在于:
这些优势的建立无需高额研发投入,而是通过流程优化(如库存周转率提升)和服务升级(如24小时送药、中医坐诊)实现。因此,一心堂的低研发投入是行业竞争逻辑的必然结果。
尽管研发投入占比低,但一心堂的投入方向精准,已带来明显的短期效益:
虽然研发投入占比低,但一心堂的投入已开始构建差异化技术壁垒:
一心堂的研发投入占比(约0.09%)处于行业正常水平,符合连锁药店“重运营、轻研发”的业务属性。其研发投入方向精准,聚焦于运营效率提升和客户体验优化,短期已带来降本增效的效果,长期则有助于构建技术壁垒,支撑未来的差异化竞争。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一心堂可能会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占比(预计2026年将提升至0.15%左右),重点投入以下领域:
对于投资者而言,一心堂的低研发投入无需过度担忧,反而应关注其研发投入的效率(如降本增效的效果)和战略一致性(是否支撑门店扩张与运营优化)。若未来研发投入能持续带来运营效率提升,其长期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2025年中报净利润已同比增长12%,显示出改善迹象)。
数据来源:券商API财务指标[0]、行业排名工具[0]、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