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集团充电桩预约充电功能财经分析报告 | 新能源业务增长点

本报告深度分析公牛集团充电桩预约充电功能的业务战略、市场需求与技术价值,揭示其如何推动新能源板块收入增长89.2%,并探讨在NEV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背景下的竞争优势与未来机遇。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公牛集团充电桩预约充电功能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随着新能源汽车(NEV)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呈现指数级上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国内NEV销量达949万辆,同比增长37.9%,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0]。在此背景下,充电桩作为NEV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其功能迭代(如预约充电)成为提升用户体验、抢占市场份额的核心竞争力。公牛集团(603195.SH)作为民用电工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加速布局新能源板块,其充电桩产品的“预约充电”功能备受关注。本报告从业务战略、市场需求、技术价值、财务贡献及竞争格局五大维度,对公牛集团充电桩预约充电功能进行深度分析。

二、公牛集团新能源业务布局与预约充电功能定位

(一)公司新能源业务概况

公牛集团成立于1995年,以“插座”细分领域起步,逐步拓展至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1]。2023年,公司新能源板块收入达12.6亿元,同比增长89.2%,占总收入比重从2021年的1.1%提升至2023年的8.9%[2]。其中,充电桩产品是新能源板块的核心增长点,2024年销量达18万台,同比增长62.7%[0]。

(二)预约充电功能的战略定位

公牛充电桩的“预约充电”功能并非简单的时间设定,而是基于用户需求洞察与能源管理的智能解决方案。其核心定位包括:

  1. 解决用户痛点:针对NEV用户“充电排队”“峰谷电价利用”“电池寿命保护”三大痛点,预约充电功能允许用户通过APP设定充电时间(如夜间低谷时段),避开充电高峰,降低充电成本(峰谷电价差可达0.5-0.8元/度),同时通过慢充模式延长电池循环寿命[3]。
  2. 整合能源生态:公牛预约充电功能与公司“智能电工”生态联动,支持与光伏逆变器、家用储能系统对接,实现“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管理(如优先使用光伏余电充电),符合国家“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需求[1]。
  3. 提升用户粘性:通过APP实时监控充电状态、推送充电完成提醒等功能,构建“硬件+软件”的闭环服务,增强用户对公牛品牌的依赖度。2024年,公牛充电桩APP注册用户达230万,其中预约充电功能使用率达68%[0]。

三、预约充电功能的市场需求与技术价值

(一)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1. NEV保有量增长:2024年国内NEV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预计2025年将达4000万辆[0]。按每辆车对应1.2个充电桩计算,2025年充电桩需求将达480万台,其中家用充电桩占比约60%(288万台)[4]。预约充电作为家用充电桩的核心智能功能,需求将随保有量同步增长。
  2. 峰谷电价政策推广: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29个省份实施居民峰谷电价政策,低谷时段(22:00-次日8:00)电价较高峰时段低0.3-0.5元/度[5]。预约充电功能可帮助用户自动切换至低谷时段充电,单辆车年节省充电成本约800-1200元,对家庭用户具有强吸引力。
  3. 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化趋势:根据《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2025年智能充电桩(具备预约、远程控制、能源管理等功能)占比将从2024年的45%提升至60%,市场规模达180亿元[4]。公牛作为智能电工龙头,其预约充电功能符合行业智能化升级方向。

(二)技术价值分析

公牛预约充电功能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精准控制与生态联动

  1. 精准时间控制:采用“GPS+NTP”双时钟同步技术,确保充电启动时间误差小于1分钟,解决了传统预约功能“时间不准”的问题[3]。
  2. 电池健康管理(BMS)联动:通过与车辆BMS系统通信,预约充电功能可根据电池当前状态(如电量、温度)调整充电策略(如先慢充后快充),延长电池寿命约15%-20%[1]。
  3. 能源优化算法:基于用户充电习惯(如日常出行时间、电量需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推荐最优充电时间(如预测次日出行需求,提前2小时完成充电),提升用户体验[3]。

四、预约充电功能对公牛集团的财务贡献

(一)直接收入贡献

公牛充电桩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3.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0%[2]。其中,具备预约充电功能的智能充电桩占比从2022年的35%提升至2024年的72%,收入贡献达9.1亿元(占充电桩业务的72%)[0]。按智能充电桩均价3500元计算,2024年预约充电功能带来的额外收入约1.2亿元(智能充电桩比普通充电桩贵300-500元)[3]。

(二)间接财务价值

  1. 提升产品毛利率:智能充电桩(含预约功能)毛利率约45%,较普通充电桩(30%)高15个百分点[2]。2024年,智能充电桩业务毛利率贡献达4.1亿元,占充电桩业务毛利的85%[0]。
  2. 带动关联产品销售:预约充电功能与公牛“智能电工”生态联动,推动了光伏逆变器、家用储能系统等产品的销售。2024年,公牛光伏逆变器收入达2.1亿元,其中60%的客户同时购买了充电桩产品[1]。
  3. 降低售后成本:预约充电功能通过慢充模式减少电池损耗,降低了因电池问题导致的售后维修成本。2024年,公牛充电桩售后成本率从2022年的5.2%降至3.8%[2]。

五、竞争格局与公牛的优势

(一)充电桩市场竞争格局

2024年,国内充电桩市场CR5(前五名企业市场份额)达58%,其中特来电(18%)、星星充电(15%)、公牛(12%)、国家电网(10%)、小鹏充电(3%)[4]。公牛作为民用电工龙头,凭借渠道优势(全国30万家线下门店)与品牌认知度(“安全用电专家”形象),在家庭充电桩市场占据领先地位(2024年家庭充电桩市场份额达21%)[0]。

(二)公牛预约充电功能的竞争优势

  1. 品牌信任度:公牛“安全”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2024年消费者对公牛充电桩的信任度达82%(高于行业平均65%)[3]。预约充电功能作为“安全”的延伸(如避免过充),进一步强化了品牌认知。
  2. 渠道覆盖:公牛30万家线下门店为充电桩销售提供了便捷的体验与服务场景(如门店展示、安装指导),2024年线下渠道贡献了充电桩收入的75%[1]。
  3. 生态协同:公牛“智能电工”生态(开关、插座、照明、新能源)为预约充电功能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如与智能开关联动控制充电电源),提升了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1]。

六、风险与挑战

  1. 竞争加剧: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企业均推出了类似的预约充电功能,且在公共充电桩市场占据优势,公牛需强化家庭市场的差异化竞争。
  2. 技术迭代压力:随着AI、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预约充电功能需不断升级(如结合自动驾驶的自动充电预约),公牛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3.1%,低于行业平均4.5%)[2]。
  3. 政策不确定性:若峰谷电价政策调整(如缩小电价差),可能降低用户对预约充电功能的需求,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

七、结论与展望

公牛集团充电桩的“预约充电”功能,通过解决用户痛点、整合能源生态、提升用户粘性,成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核心增长点。2024年,该功能贡献了充电桩业务72%的收入,推动新能源板块收入同比增长89.2%[0]。未来,随着NEV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与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化趋势,预约充电功能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公牛需强化技术迭代(如结合AI优化预约策略)、生态协同(如与光伏、储能深度融合)及渠道拓展(如线上线下联动),巩固在家庭充电桩市场的领先地位。

预计2025年,公牛充电桩业务收入将达20亿元,其中预约充电功能收入占比将提升至75%,成为公司继“插座”“开关”之后的第三大核心业务[0]。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