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寒武纪AI芯片预取器效率的技术价值、研发投入及行业对比,探讨其在国内AI芯片市场的竞争力与未来展望。
预取器(Prefetcher)是AI芯片的核心组件之一,其效率直接影响芯片的内存访问延迟、数据吞吐量及整体能效比,是决定AI模型训练/推理性能的关键因素。寒武纪(688256.SH)作为国内AI芯片龙头企业,其预取器技术布局与效率表现备受市场关注。本报告结合公司公开信息、财务数据及行业趋势,从技术重要性、研发投入、行业对比等角度,对寒武纪AI芯片预取器效率进行间接分析与展望。
预取器通过预测CPU/GPU/AI加速器的内存访问模式,提前将数据从低速内存(如DDR)加载至高速缓存(如L1/L2缓存),减少“缓存缺失”(Cache Miss)导致的处理器等待时间。对于AI芯片而言,预取器的效率直接影响:
当前,全球AI芯片厂商均将预取器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
寒武纪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始终将研发投入集中于AI芯片核心技术(包括预取器、指令集、微架构等)。2025年三季度,公司研发支出(rd_exp)达8.43亿元,占当期总收入(46.07亿元)的18.3%(见表1);2023-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20%(2024年研发支出12.1亿元,占总收入11.74亿元的103%)。高研发投入为预取器等核心技术的迭代提供了资金保障。
表1:寒武纪2025年三季度研发投入情况(单位:元)
| 指标 | 金额 | 占比(%) |
|---|---|---|
| 总收入 | 4,607,424,363 | 100 |
| 研发支出(rd_exp) | 842,824,329 | 18.3 |
| 无形资产(intan_assets) | 163,083,089 | 3.5 |
注:无形资产主要包括AI芯片设计专利、预取算法知识产权等(数据来源:公司2025年三季度报[0])。
寒武纪的核心技术体系包括“智能处理器指令集(Cambricon ISA)”“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如Cambricon MLU 370的‘多芯粒架构’)”“智能芯片数学库(Cambricon Math Library)”等,预取器技术作为微架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已融入公司全产品线:
截至2025年6月,寒武纪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000件,其中与预取器相关的“内存访问预测方法”“缓存预取装置”等专利超过100件(数据来源:公司官网[0]),间接反映其在预取器技术上的积累。
寒武纪的研发投入占比(2025年三季度18.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国内AI芯片厂商研发投入占比约12%-15%),与英伟达(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26%)、AMD(2024年15%)等国际巨头接近。高研发投入为预取器等核心技术的迭代提供了保障,例如:
寒武纪的收入增长与客户覆盖间接验证了其预取器等核心技术的竞争力:
尽管没有公开的预取器效率直接测试数据(如缓存命中率、预取准确率),但结合以下信息,可间接判断寒武纪AI芯片预取器效率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龙头,其预取器技术布局与效率表现符合行业趋势,高研发投入与市场表现间接验证了其技术实力。尽管缺乏直接的效率数据,但结合行业背景与公司信息,可判断其预取器效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增长,寒武纪的预取器技术有望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