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公牛集团充电桩业务战略布局、市场潜力及竞争优势,探讨充电预约提醒功能如何提升用户体验与品牌粘性,助力新能源业务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NEV)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充电桩作为新能源出行的核心基础设施,成为民用电工企业拓展业务边界的关键赛道。公牛集团(603195.SH)作为国内“安全用电专家”,依托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等传统业务的技术与品牌积累,近年来逐步切入新能源领域,推出“安全充电桩”产品,并围绕用户需求开发充电预约提醒等智能功能。本文从业务战略布局、市场潜力挖掘、财务支撑能力、竞争优势构建四大维度,对公牛集团充电桩业务及充电预约提醒功能的价值进行分析。
公牛集团的核心战略是“围绕民用电工及照明领域,从生活空间到办公空间,再到出行空间”的全场景覆盖。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其新能源业务板块已推出“安全充电桩”产品,目标是解决用户“出行用电”痛点。充电预约提醒功能作为充电桩的智能延伸,本质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49万辆,渗透率提升至36.7%;同期公共充电桩数量达280万台,同比增长41.2%,但“车桩比”仍约为3:1,远低于发达国家1:1的合理水平。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突破3000万辆),充电桩市场需求将保持25%-30%的年复合增长率,其中智能充电桩(含预约、支付、远程控制等功能)占比将从2024年的45%提升至2027年的60%[1]。
充电预约提醒功能的核心是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增强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根据易观分析,具备智能预约功能的充电桩用户留存率较普通充电桩高20%-30%,且用户愿意为“预约+快速充电”组合服务支付15%-20%的溢价[2]。公牛集团通过“安全充电桩+预约提醒”的组合,可有效挖掘用户的终身价值:
公牛集团的传统业务(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为新能源业务(包括充电桩)的研发与推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根据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0]:
虽然公司未单独披露充电桩业务的收入占比,但从“智能电工照明”板块的增长(如“智能无主灯”等产品销量快速增长)可推测,新能源业务的研发投入(如充电桩的智能功能开发)已纳入公司整体预算,且传统业务的盈利为其提供了风险缓冲。
公牛集团在充电桩业务中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品牌认知度与渠道网络的协同:
公牛集团的充电桩业务及充电预约提醒功能,是其“全场景用电”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品牌协同、渠道延伸、技术迁移,公司有望在充电桩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而充电预约提醒等智能功能则是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的关键抓手。
从市场前景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普及,充电桩需求将持续增长,而智能功能(如预约提醒、远程控制)将成为充电桩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牛集团凭借传统业务的盈利支撑与品牌渠道优势,有望在这一赛道实现快速增长,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注:因未获取到充电桩业务的具体财务数据,本文分析基于公司公开信息及行业趋势推测。)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