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寒武纪2025年三季度经营现金流流出51.34亿的核心构成,解读研发投入、职工薪酬等主要用途,澄清市场传闻的9.4亿数据差异。
寒武纪(688256.SH)作为国内AI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2025年三季度经营现金流状况备受市场关注。根据公开财务数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30万元(约-0.29亿元),但市场传闻“三季度经营现金流流出9.4亿”。本文将基于前三季度累计财务数据,结合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核心构成,分析其主要用途,并对数据差异进行说明。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是企业日常运营中支付的现金总额,主要包括购买商品/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四大类。根据寒武纪2025年三季报(券商API数据[0]),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总额为51.34亿元,具体构成如下:
这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最大项,主要用于研发活动的原材料采购与劳务支出。寒武纪作为AI芯片设计公司,研发投入集中在晶圆代工、IP授权、测试验证等环节,需向台积电、三星等代工厂支付晶圆加工费,向ARM等厂商支付IP授权费,以及向第三方机构支付测试、验证劳务费用。该项目占比超85%,反映了公司研发驱动的业务模式对上游供应链的高度依赖。
职工薪酬是经营活动的重要支出,主要用于研发人员工资、奖金及福利。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研发人员数量约1,200人(公开资料[1]),三季度可能进一步扩张团队(如招聘高端芯片设计工程师),导致职工薪酬同比增长约15%(券商API数据[0])。该项目占比11.2%,说明公司对研发人才的投入持续加大。
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及附加税费。三季度公司收入规模扩大(前三季度营收约46.07亿元,同比增长28%),税费支出随之增加,但占比极低(1%),符合科技企业“高研发、低税负”的特征(如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主要包括办公费、差旅费、广告费、咨询费等日常运营支出。该项目占比小且稳定,说明公司运营效率较高,未发生大额非经常性支出。
市场传闻“三季度经营现金流流出9.4亿”,与公开数据(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51.34亿)存在显著差异,可能的原因如下:
寒武纪的经营现金流结构高度匹配其“研发驱动、产能扩张”的战略:
寒武纪2025年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核心用途是研发相关的原材料采购与劳务支付(43.93亿),其次是职工薪酬(5.76亿)。市场传闻的“9.4亿流出”可能是数据口径混淆所致,需以公开财务数据为准。
从战略角度看,公司将现金集中用于研发与人才,符合AI芯片企业“长期投入、厚积薄发”的规律。未来,若研发项目(如新一代GPU芯片)顺利落地,有望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经营现金流改善(如收入增长带动现金流入增加)。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券商API([0])及公开资料([1]),市场传闻的“9.4亿流出”未得到公开财务数据支持,需谨慎对待。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