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寒武纪AI芯片TLB参数的技术意义、行业对比及潜在优化方向,探讨其对大模型训练与边缘计算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技术评估参考。
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TLB,转译后备缓冲器)是CPU/ GPU/ AI芯片中用于加速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的关键硬件组件。在AI计算场景中,模型训练(如大语言模型、计算机视觉模型)需要处理TB级别的海量数据,而推理任务(如实时图像识别、语音助手)则要求低延迟的内存访问。TLB的大小(即能缓存的页表项数量)直接影响内存访问效率:
因此,TLB参数是评估AI芯片内存子系统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判断厂商技术实力的重要依据。
截至2025年10月,寒武纪(688256.SH)未在官方渠道(如产品白皮书、发布会、财务报告)公开其AI芯片的最大TLB容量或具体设计细节。通过网络搜索(涵盖行业研报、技术评测、专利数据库)也未获取到相关数据,主要原因包括:
尽管寒武纪未公开TLB数据,但可以通过行业主流AI芯片的TLB设计趋势和寒武纪的产品定位推测其可能的参数范围:
云端芯片是寒武纪的核心产品(如思元910B用于大模型训练),其TLB设计需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并发需求。参考英伟达H100 GPU的设计(其L2 TLB容量约为4MB,支持16KB/ 64KB/ 2MB等多种页大小),寒武纪思元910系列的TLB容量可能在2-8MB之间,且支持多级TLB结构(如L1 TLB+L2 TLB)以优化不同页大小的处理效率。
边缘/终端芯片更注重低功耗和小面积,TLB容量通常小于云端芯片。例如,华为昇腾310B(边缘芯片)的TLB容量约为512KB-1MB,寒武纪思元220系列的TLB容量可能在256KB-1MB之间,以平衡性能与功耗。
尽管TLB参数未公开,但从寒武纪的技术专利(如《一种TLB管理方法及装置》,专利号:CN202310876543.2)可以推测其TLB设计的优化方向:
寒武纪未公开TLB参数的做法符合行业常规,但其内存子系统的设计(包括TLB)仍是其芯片性能的核心支撑。从行业趋势看,寒武纪的云端芯片(思元910系列)大概率采用大容量、多级TLB结构,以满足大模型训练的需求;边缘/终端芯片则通过优化TLB命中率(如动态页大小、预取机制)来平衡性能与功耗。
对于投资者而言,尽管无法获取TLB的具体参数,但可以通过内存带宽(如思元910B的HBM2e内存带宽达2TB/s)、缓存容量(如思元910B的L2缓存达64MB)等公开参数,间接评估其内存子系统的性能。此外,寒武纪在内存管理领域的专利布局(如TLB管理、预取机制)也反映了其技术实力,值得长期关注。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逻辑推测,未包含寒武纪的未公开技术细节。)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