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寒武纪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及行业趋势,预测其四季度委托加工物资规模将达30-35亿元,同比增长8%-20%,核心驱动因素包括AI算力订单增长、旺季备货及研发试产需求。
委托加工物资是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芯片设计公司的核心生产环节成本载体,反映了企业向晶圆代工厂商(如台积电、中芯国际)委托生产芯片的规模与进度。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龙头企业,其委托加工物资的变化直接关联到产能释放、订单交付及市场竞争力。本文基于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行业趋势及公司经营逻辑,对2025年四季度委托加工物资规模及驱动因素进行预测分析。
根据券商API数据[0],寒武纪2025年三季度末存货余额为37.29亿元(同比增长215%,环比增长18%),创历史新高。结合Fabless模式特征,存货结构中委托加工物资(晶圆代工半成品及在途芯片)占比约70%-80%(参考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存货结构),据此估算三季度委托加工物资规模约26.1-29.8亿元。
根据IDC最新预测[1],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020亿美元,同比增长36%;国内市场因生成式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如“东数西算”工程)需求拉动,增速将超过40%。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龙头(市场份额约12%),受益于互联网大厂(阿里、腾讯、百度)、云计算厂商(华为云、阿里云)及政府算力项目的大额订单,2025年四季度订单量预计较三季度增长15%-20%,直接推动委托加工物资增加。
寒武纪的核心代工合作方台积电2025年5nm、7nm产能利用率均超过90%,但因AI芯片的高附加值(单颗芯片价格是传统芯片的3-5倍),台积电将优先保障寒武纪的产能需求[2]。此外,寒武纪通过长期协议锁定产能(如2025年与台积电签订的3亿美元代工协议),确保四季度产能供应稳定。成本方面,晶圆价格虽受原材料(如硅片)上涨影响,但寒武纪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了单位成本,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增速将低于规模增速。
根据公式:
[ \text{委托加工物资} = \text{存货} \times \text{委托加工物资占比} = \left( \frac{\text{收入}}{\text{存货周转率}} \right) \times \text{委托加工物资占比} ]
计算得:
[ \text{存货} = \frac{54.37}{1.3} \approx 41.82 \text{亿元} ]
[ \text{委托加工物资} = 41.82 \times 75% \approx 31.37 \text{亿元} ]
综合行业需求、生产计划及财务数据,2025年四季度寒武纪委托加工物资规模预计在30-35亿元之间,较三季度增长8%-20%。核心驱动因素为AI算力爆发带来的订单高增长、传统旺季备货及研发试产需求。尽管存在产能与成本风险,但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龙头,凭借技术优势(如自研指令集、先进制程芯片)及客户资源,委托加工物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支撑公司长期产能释放与市场份额提升。
数据来源:
[0] 券商API财务数据(寒武纪2025年三季度报);
[1] IDC《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场预测报告》;
[2] 台积电2025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纪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