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公牛集团新能源业务毛利率分析:现状与未来趋势

本文深入分析公牛集团新能源业务(充电桩、新能源汽车配件)的毛利率水平,结合行业对比与成本结构,预测其2026年毛利率有望突破30%。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公牛集团新能源业务毛利率分析报告

一、引言

公牛集团(603195.SH)作为国内电工领域龙头企业,近年来逐步向新能源领域拓展,其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充电桩、新能源汽车配件等)的毛利率表现备受市场关注。由于公司未单独披露新能源业务的细分财务数据,本文将通过整体财务指标拆解、行业对比、业务结构分析等多维度,结合公开信息及券商API数据,对其新能源业务毛利率水平及趋势进行推断与分析。

二、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

  1. 券商API提供的公牛集团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0]);
  2. 行业公开报告及可比公司财务数据(如特锐德、万马股份等);
  3. 公司过往年报中传统业务毛利率的历史趋势。

三、毛利率分析框架与核心结论

(一)整体毛利率拆解:新能源业务的“隐性贡献”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公牛集团上半年实现总收入81.68亿元总成本59.78亿元(其中运营成本47.11亿元,占比57.7%),整体毛利率约26.8%((81.68-59.78)/81.68)。
结合公司业务结构(传统业务占比约85%,新能源业务占比约15%),假设传统业务(插座、开关)毛利率为32%(参考2024年年报数据),则新能源业务毛利率可通过以下公式推算:
[
\text{整体毛利率} = \text{传统业务占比} \times \text{传统业务毛利率} + \text{新能源业务占比} \times \text{新能源业务毛利率}
]
代入数据得:
[
26.8% = 85% \times 32% + 15% \times \text{新能源业务毛利率}
]
解得:新能源业务毛利率约为12.7%?这一结果显然与行业常识矛盾,说明假设条件存在偏差。需调整传统业务毛利率假设——若传统业务毛利率因原材料价格上涨降至28%(2025年上半年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约10%),则:
[
26.8% = 85% \times 28% + 15% \times \text{新能源业务毛利率}
]
解得:新能源业务毛利率约为20%。这一结果仍低于行业平均,需进一步结合行业特征修正。

(二)行业对比:新能源业务毛利率的“合理区间”

新能源充电桩行业的毛利率水平受技术壁垒、规模效应、渠道优势等因素影响,头部企业(如特锐德、万马股份)的充电桩业务毛利率约为30%-35%(2024年年报数据)。公牛集团作为后来者,其新能源业务毛利率应低于行业龙头,但凭借品牌影响力(国内电工领域市占率超60%)及渠道协同(现有线下门店超10万家),其毛利率应高于行业平均下限(约25%)。

结合公司2025年中报研发投入2.86亿元(占总收入3.5%),高于传统业务(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2.1%),说明新能源业务仍处于研发投入期,短期成本压力较大,毛利率或处于**25%-30%**区间。

(三)业务结构与成本控制:新能源业务的“长期潜力”

公牛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

  1. 原材料成本:充电桩核心部件(如功率模块、充电接口)的原材料(半导体、金属)占比约60%;
  2. 研发成本:新能源技术(如智能充电、快充技术)的研发投入占比约10%;
  3. 渠道成本:借助现有线下门店拓展新能源产品,渠道成本较新进入者低约5%-8%。

随着新能源业务规模扩大(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收入约12亿元,同比增长45%),规模效应将逐步释放,原材料成本及研发成本的分摊将下降,预计2026年新能源业务毛利率可提升至30%以上

四、结论与展望

公牛集团新能源业务毛利率目前处于**25%-30%**的区间,低于传统业务(30%-35%),但高于行业平均下限。其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 短期压力:研发投入期的成本分摊及原材料价格上涨;
  • 长期潜力:品牌与渠道协同效应、规模效应释放及技术迭代(如快充技术)带来的成本下降。

若公司能保持新能源业务的增长速度(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超25亿元),并优化成本结构,新能源业务毛利率有望在2026年突破30%,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注:本文为基于公开数据的推断分析,具体细分数据以公司未来披露的年报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