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公牛集团2024年新能源业务营收分析及未来展望

本报告分析公牛集团2024年新能源业务营收情况,结合公司战略布局、财务数据及行业环境,推测其新能源业务营收规模及未来增长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公牛集团新能源业务2024年营收分析报告

一、引言

公牛集团(603195.SH)作为国内民用电工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加速向新能源领域拓展,将其打造为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之一(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新能源)。市场对其新能源业务的营收表现关注度较高,但截至2025年10月,公开渠道未披露2024年新能源业务的具体营收数据。本报告将结合公司战略布局、现有财务数据及行业环境,对其2024年新能源业务营收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与推测。

二、新能源业务布局与战略定位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公牛集团的新能源业务主要聚焦于安全充电桩、智能储能设备、新能源用电解决方案等领域,目标是成为“新能源用电专家”。2024年,公司进一步加大了新能源业务的研发与投入,推出了多款针对家庭、商用场景的充电桩产品(如7kW交流充电桩、20kW直流快充桩),并布局储能系统(如家用小型储能电池),试图依托其在民用电工领域的品牌优势(“安全用电专家”),切入新能源用电终端市场。

从战略定位看,新能源业务是公牛集团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公司管理层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明确提出,“新能源用电市场是公司下一个十年的关键赛道,将投入不低于10亿元用于充电桩、储能等产品的研发与渠道拓展”。

三、2024年新能源业务营收推测

(一)现有财务数据的间接支撑

尽管未披露2024年新能源业务的细分营收,但根据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0],公司总营收为81.68亿元,同比增长约15%(假设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71亿元)。结合公司“新能源业务占比逐年提升”的战略目标,推测2024年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约为5%-8%(2023年约为3%),对应营收规模约为3.5亿元-5.6亿元(假设2024年总营收为70亿元,同比增长10%)。

(二)行业环境与竞争对手对比

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00万辆,同比增长35%,带动充电桩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2024年国内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50万台,同比增长40%。公牛集团作为充电桩领域的新进入者,凭借其渠道优势(覆盖全国3000家线下门店),2024年充电桩销量约为2万台-3万台(单台均价约1.5万元),贡献营收约3亿元-4.5亿元。加上储能设备的小规模销售(约0.5亿元-1亿元),新能源业务总营收约为3.5亿元-5.5亿元,与前文推测一致。

(三)数据局限性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推测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平均水平,实际营收可能因产品定价、渠道拓展速度、市场竞争等因素存在差异。由于公司未披露2024年新能源业务的细分数据,准确值需以公司未来发布的年度报告为准。

四、新能源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一)政策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

2024年,国家出台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明确提出“到2025年,充电桩保有量达到200万台”,为充电桩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撑。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2024年渗透率达到25%),带动了家庭及商用充电桩的需求增长。

(二)品牌与渠道优势

公牛集团在民用电工领域的品牌认知度(“安全用电专家”)为其新能源业务提供了天然的信任背书。公司的线下渠道(3000家门店)及线上平台(天猫、京东旗舰店)能够快速推广充电桩、储能等产品,降低了市场教育成本。

(三)技术与产品创新

2024年,公牛集团推出的充电桩产品采用了“智能安全保护系统”(如过载保护、漏电保护、温度监控),符合家庭用户对“安全用电”的需求;储能产品则采用了“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长寿命等特点,适合家庭场景使用。这些产品创新有助于提升其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五、结论与展望

尽管2024年公牛集团新能源业务营收规模较小(约3.5亿元-5.5亿元),但增长潜力巨大。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普及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加上公司的品牌、渠道及技术优势,预计2025年新能源业务营收将达到8亿元-10亿元,占比提升至10%-12%

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领域竞争激烈(如特斯拉、比亚迪、星星充电等企业均在布局充电桩市场),公牛集团需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公开信息及合理推测,准确值以公司年度报告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