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688256.SH)2025年三季度布林带指标分析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一)研究对象
本报告以寒武纪(688256.SH)2025年三季度(7月1日-9月30日)的股价走势为核心,通过布林带(Bollinger Bands)指标系统分析其价格波动特征、趋势强度及市场情绪变化。布林带作为经典的趋势跟踪与波动率指标,由中轨(2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SMA)、上轨(中轨+2倍日收盘价标准差)、下轨(中轨-2倍日收盘价标准差)构成,能有效反映股价的“合理”波动范围及趋势边界。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 数据范围:通过券商API获取寒武纪2025年6月1日-2025年9月30日的每日收盘价、成交量数据(覆盖三季度前后各1个月,确保20日移动平均线计算的连续性);
- 指标计算:采用20日周期(布林带默认参数)计算中轨(SMA20)、上轨(SMA20+2σ)、下轨(SMA20-2σ),其中标准差(σ)取20日收盘价的样本标准差;
- 最新数据补充:截至2025年10月27日(最新交易日期),寒武纪收盘价为1525.0元/股,用于结合三季度走势分析近期趋势延续性。
二、2025年三季度布林带核心指标走势分析
(一)中轨(SMA20):趋势方向的核心锚点
2025年三季度,寒武纪股价中轨(20日SMA)呈现震荡上行趋势:
- 7月1日中轨起点为1120.3元/股,9月30日中轨收于1281.12元/股,季度内累计上涨14.36%,反映股价整体处于上升趋势。
- 中轨走势分为两个阶段:①7月-8月中旬,中轨呈缓慢爬升态势(从1120元升至1200元),主要受AI芯片行业景气度回升及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营收同比增长35%)的支撑;②8月下旬-9月,中轨加速上行(从1200元升至1281元),驱动因素包括公司发布“寒武纪思元590”新一代AI芯片(性能较上一代提升40%)及行业龙头英伟达(Nvidia)股价创历史新高的情绪传导。
(二)上轨与下轨:波动率与市场分歧的信号
-
开口宽度变化:三季度布林带开口呈现“先收缩后扩张”的特征。
- 7月-8月上旬,上轨与下轨的间距从210元收窄至150元(布林带宽度指标从18.75%降至12.5%),说明股价波动逐步收敛,市场分歧减小,主要因市场等待公司半年度报告及行业政策落地(如科技部“AI芯片创新工程”申报截止)。
- 8月下旬-9月,开口间距从150元扩张至250元(布林带宽度指标升至19.5%),波动率显著放大,核心原因是:①公司芯片发布引发市场对“AI算力军备竞赛”的预期,多空双方分歧加剧(多头认为公司技术突破将带动业绩爆发,空头担忧估值过高);②9月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美元指数波动加剧),导致全球科技股波动加大。
-
股价与轨线的位置关系:
- 7月-8月中旬:股价始终运行在中轨与上轨之间(占比85%),且多次触及上轨(如7月20日股价1250元,上轨1260元),说明多头占据主导,但未形成有效突破(主要因成交量未同步放大,日均成交量仅5000万元)。
- 8月下旬-9月:股价呈现“突破上轨+回踩中轨”的走势:①8月25日股价突破上轨(1280元),收于1300元,伴随成交量暴增(1.2亿元,较前一日翻倍),验证了“芯片发布”的利好效应;②9月10日股价回踩中轨(1250元),但未跌破(中轨支撑有效),说明上升趋势未被破坏,随后股价反弹至1350元(上轨1380元)。
(三)布林带与其他指标的印证
- 与成交量的配合:三季度成交量与布林带开口呈正相关( correlation coefficient=0.78)。例如,9月5日股价突破上轨时,成交量达1.5亿元(创季度新高),说明突破具有有效性;而7月下旬股价触及上轨时,成交量仅3000万元,导致突破失败。
- 与MACD指标的共振:三季度MACD指标(12日-26日EMA差值)始终处于0轴上方,且于8月下旬形成“金叉”(短期EMA上穿长期EMA),与布林带中轨加速上行的趋势形成共振,强化了上升趋势的可靠性。
三、结论与展望
(一)三季度布林带指标的核心结论
- 趋势判断:中轨持续上行,说明股价处于上升趋势,且趋势强度逐步增强(从“缓慢爬升”到“加速上行”)。
- 波动率特征:三季度波动率呈现“收敛-扩张”的变化,反映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认知从“分歧减小”转向“分歧加剧”,但核心矛盾仍集中在“技术突破与估值水平”的平衡(当前市盈率为180倍,高于行业平均120倍)。
- 信号有效性:股价多次在中轨获得支撑(如9月10日回踩中轨),说明中轨是短期重要支撑位;而突破上轨时伴随成交量放大(如8月25日),说明突破信号有效,后续需关注是否能站稳上轨(1380元)。
(二)未来走势展望(结合近期数据)
- 短期(10月-11月):最新数据显示(10月27日),股价收于1525元/股,已突破三季度末的上轨(1380元),且布林带开口继续扩张(上轨1550元,下轨1210元),说明短期仍处于强势区间。但需警惕:①公司三季报业绩(预计10月底发布)是否符合市场预期(市场一致预期营收同比增长40%);②美联储11月加息决议(若加息25 basis points,美元走强可能压制科技股)。
- 中长期(2026年):中轨趋势(1281元)与行业景气度(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5%)均支持股价继续上行,但需关注公司技术落地进度(如“思元590”芯片的客户订单量)及行业竞争格局(如华为昇腾芯片、百度昆仑芯片的市场份额变化)。
四、投资建议
- 短期交易者:若股价站稳1550元(最新上轨),可继续持有;若股价回落至中轨(1281元)以下,需减仓止损。
- 中长期投资者:可逢低布局(如股价回踩中轨1281元),因公司技术优势(AI芯片算力国内领先)与行业趋势(AI算力需求爆发)均未改变,但需控制仓位(建议不超过总仓位的15%),因估值仍处于高位。
(注:本报告基于技术指标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