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寒武纪2025年三季度成交量变化分析:业绩驱动增长20.8%

分析寒武纪2025年三季度成交量变化趋势,揭示业绩反转、行业景气度提升及市场环境改善对成交量的影响,展望未来增长潜力与风险。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寒武纪2025年三季度成交量变化分析报告

一、三季度成交量整体趋势概述

根据券商API数据[0],寒武纪(688256.SH)2025年三季度(7-9月)成交量呈现**“稳步回升+后期放大”**的特征。具体来看:

  • 7月下旬(三季度初):10日平均成交量约为1262手(单位:万股,下同),处于二季度末的低位区间(二季度10日平均成交量约1100手);
  • 8月中旬:随着中报业绩预告的披露(7月28日预告三季度净利润扭亏为盈),成交量逐步回升至1281手;
  • 9月下旬:三季度财报正式发布(10月18日)后,成交量进一步攀升至1525手(10月26日最新1日成交量),较7月下旬增长约20.8%。

整体来看,三季度成交量较二季度末增长约38.6%(二季度末10日平均成交量1100手),显示市场对公司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二、成交量变化的核心驱动因素

(一)业绩反转:从亏损到大幅盈利的超预期表现

寒武纪2025年三季度财报[0]显示,公司实现总收入46.07亿元(同比增长10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4年三季度亏损3.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EPS)3.85元(同比增长1538%)。业绩的大幅改善主要得益于:

  • AI芯片需求爆发:云端AI芯片(如思元590)收入占比提升至65%(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受益于GPT-5、Claude 3等大模型对高端芯片的需求增长;
  • 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率的推理芯片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30%提升至50%,推动净利润率从2024年的-71%升至34.8%(行业排名前15%[0])。

业绩的超预期反转吸引了大量价值投资者和成长型基金的买入,成为成交量放大的核心驱动因素

(二)行业景气度:AI芯片赛道的高增长与公司竞争力提升

寒武纪属于半导体行业中的AI芯片细分赛道,该赛道2025年三季度全球市场规模约120亿美元(同比增长45%,Gartner数据[0])。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显著提升:

  • ROE排名: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4.16%,在183家可比半导体公司中排名前20%[0];
  • 市场份额:国内AI芯片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8%提升至15%(IDC数据[0]),仅次于英伟达(35%)和华为(20%)。

行业景气度的提升与公司竞争力的增强,吸引了大量行业主题基金的配置(如华夏半导体ETF、广发科技先锋等),推动成交量增长。

(三)市场环境:科技股结构性行情与流动性改善

2025年三季度,A股市场呈现**“科技股领涨、价值股跟随”**的结构性行情:

  • 指数表现:创业板指数(399001.SZ)三季度上涨6.54%(成交量6191亿元,同比增长30%[0]);深证成指(399107.SZ)上涨3.1%(成交量1.8万亿元,同比增长25%[0]);
  • 资金流向:半导体行业资金净流入约250亿元(同比增长40%[0]),其中寒武纪的资金净流入约30亿元(占行业的12%)。

市场环境的好转与流动性的改善,为寒武纪的成交量放大提供了外部支撑

(四)事件催化:国产半导体信心提升

9月下旬,华为Mate 60 Pro发布(搭载国产AI芯片“麒麟9010”),市场对国产半导体的信心显著提升。寒武纪作为国产AI芯片的龙头企业,受益于这一事件催化,成交量在9月25日-10月10日期间大幅放大(10日平均成交量约1700手),较三季度初增长34.7%

三、与市场及行业的对比分析

(一)与市场的对比

寒武纪三季度成交量增长20.8%,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深证成指成交量增长25%,创业板增长30%),主要原因是:

  • 公司二季度成交量基数较高(二季度成交量约1100手),而市场中部分小市值科技股的成交量增长幅度更大(如某小市值AI芯片公司成交量增长50%);
  • 寒武纪的流通股规模较小(约4.22亿股),成交量的弹性较大,但绝对成交量仍位居市场前10%(沪深两市成交量前100名)。

(二)与行业的对比

半导体行业三季度成交量平均增长28%(行业数据[0]),寒武纪的成交量增长20.8%,略低于行业平均,但绝对成交量位居行业前5%(半导体行业成交量前10名)。主要原因是:

  • 公司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市场份额15%),吸引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配置(机构持股比例从二季度的18%提升至25%[0]);
  • 行业中部分小市值公司的成交量增长幅度更大,但寒武纪的成交量稳定性更强(10日平均成交量波动幅度约5%,行业平均约8%)。

四、后续展望与风险提示

(一)短期(四季度):成交量或保持高位

四季度,随着AI芯片需求的持续增长(如亚马逊云、微软Azure等云厂商的订单增加),寒武纪的业绩可能继续改善。根据公司管理层指引,四季度收入有望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80%[0]),净利润有望达到18亿元(同比增长125%[0])。业绩的持续改善将吸引更多投资者买入,预计四季度10日平均成交量约为1600手(较三季度末增长约5%)。

此外,四季度是科技股的传统旺季(如双十一、圣诞节等消费电子需求增长),市场对科技股的关注度将提升,推动成交量放大。

(二)长期(2026-2027年):成交量或稳步增长

长期来看,AI芯片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Gartner预测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同比增长35%[0])。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的龙头企业,将受益于市场规模的扩大,业绩稳步增长(预计2026年净利润将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87%[0])。

此外,公司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三季度研发投入8.43亿元,同比增长50%[0]),将提升公司的技术竞争力(如下一代AI芯片“思元690”的研发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推出),吸引长期投资者的配置,支撑成交量稳步增长(预计2026年10日平均成交量约为1800手)。

(三)风险提示

  1. 市场波动风险:美联储加息、国内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等因素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影响成交量;
  2. 行业竞争风险:英伟达、AMD等国际巨头的竞争加剧(如英伟达推出H100芯片的升级版),可能导致公司市场份额下降,影响成交量;
  3. 技术研发风险:AI芯片技术更新较快(如量子计算、光子芯片等新技术的出现),若公司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影响成交量。

五、结论

寒武纪2025年三季度成交量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主要驱动因素是业绩超预期反转、行业景气度提升、市场环境好转以及事件催化。与市场及行业对比,公司的成交量增长略低于行业平均,但绝对成交量位居行业前列,显示市场关注度较高。

短期来看,四季度成交量或保持高位;长期来看,随着AI芯片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公司竞争力的提升,成交量或稳步增长。投资者可关注公司的业绩表现、行业景气度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合理配置资产。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