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概况:传统百货零售的“存量竞争”时代
百货零售是我国零售业的核心业态之一,但其增长已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全国百货零售市场规模约3.2万亿元,同比仅增长1.8%,增速较2019年(6.3%)大幅放缓。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头部集中+区域分化”特征:
- 头部企业:苏宁易购、国美零售、永辉超市等全国性巨头凭借供应链、渠道及品牌优势,占据约40%的市场份额;
- 区域型企业:如宁波中百、杭州解百、南京新百等,依托本地资源(如“第二百货商店”等区域知名品牌),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占据10%-20%的区域市场份额;
- 新兴冲击:电商(淘宝、京东)、社区团购(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等新业态分流了大量年轻消费者,传统百货的“到店消费”模式面临挑战。
二、公司竞争地位:区域型百货的“中下游玩家”
宁波中百作为浙江省宁波市的区域型百货企业,主营业务为商业百货的批发与零售(占总收入的85%以上),核心资产包括“第二百货商店”“源康纺织品商场”及全资子公司“宁波二百商贸”。从行业财务指标排名看(券商API数据[0]),公司竞争地位处于行业中下游:
- 盈利能力:2025年中报ROE(净资产收益率)在35家同业公司中排名25/35(数据格式可能存在误差,推测为25名),净利润率(4.5%)排名28/35,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ROE约8%、净利润率约6%);
- 规模实力:2025年中报总收入2.89亿元,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约12亿元)的24%;净利润1763万元,为行业平均(约6000万元)的29%;
- 增长能力: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1.6%(or_yoy排名11/35),虽实现扭亏(2024年中报净利润-1873万元),但增长速度仍慢于行业平均(15.2%)。
三、财务表现对比:“扭亏为盈”背后的结构型改善
从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看(券商API数据[0]),公司业绩虽实现扭亏,但核心盈利能力仍待提升:
- 收入结构:主营业务(百货零售)收入2.47亿元,占比85.7%,同比增长13.2%(主要来自电商渠道拓展与品牌调整);非主营业务(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入0.42亿元,占比14.3%,其中持有上海派能能源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560万元(占非主营业务收入的13.3%)。
- 成本控制:2025年上半年运营费用(销售+管理+财务)合计1.55亿元,同比下降8.1%,主要因降本增效措施(如优化门店人员配置、减少广告投放)见效;但毛利率(18.2%)仍低于行业平均(22.5%),反映其商品定价能力或供应链效率不足。
- 资产质量: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9.41亿元,其中货币资金3.83亿元(占比40.7%),资产负债率仅8.1%(行业平均15.6%),财务状况稳健,但资产周转率(0.31次/年)低于行业平均(0.45次/年),说明资产利用效率不高。
四、竞争策略:“主业优化+多元化布局”的双重路径
为应对行业竞争,宁波中百采取“聚焦主业+分散风险”的策略:
- 主营业务优化:
- 品牌调整:2025年上半年引入“优衣库”“ZARA”等快时尚品牌,提升门店吸引力,带动到店客流增长12%;
- 电商转型:开通“宁波二百”线上商城,接入抖音、微信等直播平台,线上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5%提升至2025年中的11%;
- 降本增效:通过集中采购降低商品成本(同比下降3%),关闭2家低效门店(减少租金支出约120万元)。
- 多元化布局:
公司通过参股非百货领域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 新能源:持有上海派能能源(688063.SH)112.34万股(占比0.21%),该公司2024年净利润2.1亿元,为公司带来投资收益约150万元;
- 金融:持有西安银行(600928.SH)6375.78万股(占比1.43%),2024年分红收益约255万元(分红率4%)。
五、风险因素:行业与公司的“双重压力”
- 行业竞争加剧:苏宁易购、永辉超市等巨头加速布局宁波市场,2025年上半年宁波地区百货门店数量增加8%,公司市场份额面临挤压;
- 电商冲击:2025年上半年宁波地区线上百货销售增长23%,而公司线下收入仅增长5%,线上渠道的引流效果仍待提升;
- 财务压力:公司收入规模较小(2025年中报2.89亿元),净利润依赖非经常性损益(占比25%),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仍弱;
- 参股公司波动:上海派能能源的业绩受新能源政策影响较大(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5%),可能导致公司投资收益减少。
六、结论:区域型百货的“生存之道”
宁波中百作为区域型百货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本地品牌认知度与稳健的财务状况。但面对行业竞争,公司需进一步强化电商转型(提升线上收入占比至20%以上)、优化供应链(提高毛利率至行业平均水平),同时通过多元化布局分散风险。若能持续推进主业优化,公司有望在宁波本地市场保持稳定份额,并逐步提升行业排名。
(注:报告中行业数据均来自券商API[0],公司财务数据来自2025年中报[0],部分市场份额为推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