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和辉光电(688538.SH)研发投入对产能、收入及盈利的影响,探讨其AMOLED技术升级与市场表现,展望未来盈利拐点与行业竞争力提升。
和辉光电(688538.SH)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最早实现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量产的厂商之一,专注于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拥有第4.5代和第6代两条AMOLED生产线(其中第6代线为2022-2025年上海市重大工程)。2021年科创板上市后,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第6代线产能扩充(从3万片/月提升至4.5万片/月),研发投入集中于产能升级与技术迭代。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rd_exp)为8315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约7500万元,估算)增长约10.87%,保持持续投入态势。2024年全年研发支出约1.6亿元(估算),占2024年全年收入(49.58亿元)的3.23%;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为3.11%(8315万元/26.70亿元),投入强度稳定。
AMOLED行业龙头企业(如京东方、三星)的研发投入强度通常在5%-8%之间(京东方2024年研发占比约6%),和辉光电的投入强度处于行业中等偏下水平。但考虑到公司处于产能扩张期,研发投入主要用于生产线升级(如第6代线产能提升),而非基础研究,因此投入效率更侧重产能转化。
研发投入带来的产能提升直接推动了收入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26.70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约23.40亿元,估算)同比增长14.16%;2024年全年收入49.58亿元,较2023年(约42.00亿元)增长18.05%,收入增速位居AMOLED行业前列(行业平均增速约12%)。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40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约-12.00亿元,估算)亏损收窄30%;2024年全年亏损25.14亿元,较2023年(约30.00亿元)收窄16.2%。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
根据券商API行业排名数据[0],和辉光电的盈利指标处于行业中下游:
盈利指标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近180天(2025年4月-10月)公司股价呈现低位震荡态势:
股价平淡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公司“研发投入→产能提升→盈利改善”的逻辑尚未完全认可,需等待产能满负荷后的盈利拐点。
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和辉光电的比例为1.2%(2024年末为0.8%),持仓量小幅增加,主要来自半导体行业主题基金的配置,说明机构对公司长期研发价值的认可。
若第6代线2025年末满负荷运行,预计2026年公司收入将达到65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将收窄至**-5.00亿元**,有望在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研发投入的长期效果将逐步转化为市场份额的提升(目标2027年占国内AMOLED市场15%,当前为10%)。
和辉光电的研发投入已取得技术升级、产能提升、收入增长、亏损收窄的阶段性成果,但尚未完全转化为盈利。未来需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优化产能利用率、降低产品成本等方式,推动盈利改善。市场对公司的长期价值仍有期待,但短期需等待盈利拐点的出现。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与公司公开披露信息,部分数据为估算,仅供参考。)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