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晶瑞电材在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及锂电池材料领域的竞争格局,探讨其技术壁垒、市场份额及国产化替代机遇,展望公司未来在全球泛半导体材料市场的发展潜力。
晶瑞电材(300655.SZ)是国内泛半导体与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综合供应商,主营业务覆盖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功能性材料、锂电池材料四大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面板显示、LED、锂电池、太阳能光伏等新兴行业。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是国内少数能提供半导体级超净高纯试剂(如G5级高纯双氧水、高纯硫酸)和中高端光刻胶(如KrF光刻胶)的企业,在国产化替代背景下,其行业定位聚焦于关键材料的进口替代与高端产品的技术突破。
晶瑞电材的竞争格局需按核心产品赛道拆解,各赛道的市场结构、竞争对手及公司地位差异显著:
超净高纯试剂是半导体制造的“血液”,用于晶圆清洗、蚀刻等环节,要求纯度达到99.9999%以上(部分产品需达到99.9999999%)。
光刻胶是半导体光刻工艺的核心材料,按分辨率分为g线/i线(低端)、KrF(中端)、ArF(高端)、EUV(极高端)。
锂电池材料是晶瑞电材的新兴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电池粘结剂(用于正极材料与集流体的粘结)。
晶瑞电材的研发投入集中在超净高纯试剂的高纯度提升、高端光刻胶(ArF)的国产化、锂电池材料的性能优化。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三季报研发支出为6818万元(占收入的5.75%),同比增长约30%(假设)。研发投入是公司应对国外巨头(如默克、JSR)竞争的关键。
晶瑞电材的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台积电(南京)、华虹半导体(晶圆厂)、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厂)、京东方、TCL(面板厂)等行业龙头。这些客户的供应链认证周期长、切换成本高,是公司的护城河。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内半导体、新能源行业对关键材料国产化的需求迫切。晶瑞电材作为国内少数能提供半导体级超净高纯试剂和中高端光刻胶的企业,受益于《“十四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支持,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晶瑞电材将继续扩大超净高纯试剂在中芯国际、台积电等晶圆厂的份额,推动KrF光刻胶在面板显示领域的应用,同时提升锂电池粘结剂在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供应量。短期竞争重点是产品性能优化与客户拓展。
公司将聚焦ArF光刻胶(用于14nm及以下制程)的研发与量产,争取进入台积电、三星等高端晶圆厂供应链;同时,超净高纯试剂向99.9999999%纯度升级,应对默克、巴斯夫的竞争。中期竞争重点是技术突破与高端市场进入。
晶瑞电材的长期目标是成为全球泛半导体材料领先企业,覆盖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锂电池材料等全产业链。长期竞争重点是国际化布局(如海外产能建设、客户拓展)与产业链整合(如收购上下游企业)。
晶瑞电材在超净高纯试剂、中高端光刻胶、锂电池粘结剂等领域处于国内龙头地位,面临国外巨头(如默克、JSR)与本土企业(如江化微、南大光电)的竞争。行业壁垒(技术、客户、资金)较高,国产化替代趋势为公司提供了机遇。未来,公司需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客户供应链绑定、高端产品突破,巩固竞争优势,实现从“国内龙头”向“全球领先”的跨越。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