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食品应对消费者健康化需求的策略分析
一、引言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休闲食品行业正经历从“传统零食”向“健康零食”的转型。洽洽食品(002557.SZ)作为国内坚果炒货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通过产品创新、供应链升级、研发投入及品牌重构等策略,积极应对健康化需求,推动企业从“炒货专家”向“健康休闲食品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本文基于公司公开信息及财务数据,从多个维度分析其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及未来方向。
二、核心策略分析
(一)产品创新:从“传统炒货”到“健康零食”的品类拓展
洽洽食品的健康化策略核心在于产品结构升级,通过推出高附加值的健康零食,替代传统油炸、高盐类产品。
- 经典健康产品:每日坚果系列:2017年推出“小黄袋每日坚果”,采用“坚果+果干”的科学搭配(如杏仁、核桃、蔓越莓等),满足消费者对“每日营养补充”的需求。该产品凭借“方便携带、营养均衡”的特点,迅速成为公司营收支柱,2023年每日坚果系列收入占比约30%(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 功能化健康产品:益生菌坚果:2021年推出“小蓝袋益生菌每日坚果”,添加活性益生菌(如乳双歧杆菌),针对肠道健康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此类功能化产品的毛利率较传统瓜子高15%-20%(行业经验值),有效缓解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毛利率压力。
- 减盐减糖产品:传统炒货的健康改造:针对经典产品如香瓜子,推出“低盐版”“低糖版”,降低钠、糖含量,同时保持口感。例如,2024年推出的“轻盐香瓜子”,钠含量较传统产品减少30%,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零食”的多元化需求。
(二)供应链升级:从“源头到终端”的健康品质控制
洽洽食品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实现对原料、加工、运输全环节的健康化管控,确保产品品质符合健康标准。
- 原料端:源头把控健康属性:公司拥有安徽、内蒙古、新疆等多个原料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控制坚果(如杏仁、核桃)及果干(如蔓越莓、蓝莓)的种植过程,减少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污染。例如,其每日坚果所用的杏仁均来自自有基地,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及营养保留。
- 加工端:采用健康工艺替代传统方式:放弃传统“油炸”工艺,采用“低温烘焙”“真空脱水”等技术,减少油脂摄入(如每日坚果的油脂含量较传统炒货低25%)。同时,减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如“小蓝袋益生菌坚果”未添加人工色素及防腐剂,符合“清洁标签”(Clean Label)的健康趋势。
- 运输端:全程冷链保障营养:针对每日坚果等易氧化产品,采用全程冷链运输,确保产品从生产到终端的新鲜度,保留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如Omega-3)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三)研发投入:技术驱动健康化转型
洽洽食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健康原料、加工技术及功能食品的开发,提升产品的健康附加值。
- 研发投入规模: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公司研发费用(rd_exp)达8205.9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82%(营业收入45.01亿元)。较2024年同期(约6000万元)增长36.77%,显示公司对健康化研发的重视。
- 研发方向:
- 功能食品开发: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研究益生菌、膳食纤维等功能成分在休闲食品中的应用,例如“小蓝袋益生菌坚果”添加的乳双歧杆菌,可改善肠道菌群,针对都市人群的“亚健康”状态提供解决方案;
- 健康加工技术:开发“低温烘焙”“微膨化”等技术,减少产品中的油脂及热量,例如2024年推出的“轻脆坚果”系列,采用微膨化工艺,口感酥脆且脂肪含量较传统炒货降低40%;
- 原料营养强化:通过育种技术提升坚果的营养密度,例如培育高Omega-3含量的亚麻籽、高维生素E含量的杏仁,为产品提供差异化的健康卖点。
(四)品牌重构:从“性价比”到“健康价值”的认知升级
洽洽食品通过品牌定位调整及营销传播,将“健康”打造成品牌核心标签,吸引高端消费者。
- 品牌定位升级:从“洽洽瓜子,百煮入味”的传统形象,升级为“每日坚果,每日健康”的健康形象,强调“营养均衡、方便食用”的核心价值。例如,“小黄袋每日坚果”的广告语“每天一袋,营养均衡”,直接击中消费者对“日常营养补充”的需求;
- 高端市场拓展:推出“洽洽金罐”系列高端坚果,采用进口原料(如美国开心果、澳洲夏威夷果),包装升级为金属罐,定价较普通产品高50%以上,针对都市白领及中高收入家庭的“品质消费”需求;
- 营销传播聚焦健康:通过社交媒体(如小红书、抖音)及KOL合作,传播“健康零食”的理念,例如邀请健身博主分享“每日坚果搭配健身餐”的内容,强化产品的“健康属性”。
(五)海外市场布局:适应更高健康标准的倒逼
洽洽食品通过布局海外市场(如东南亚、欧美),适应更高的健康标准,反哺国内产品升级。
- 海外市场表现:公司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市场(如泰国、越南)的收入占比约10%。这些市场对休闲食品的“健康性”要求更高(如低钠、低脂肪),推动公司优化产品配方(如减少瓜子中的盐分添加);
- 技术输出:通过海外工厂(如泰国的坚果加工基地)引入国际先进的健康加工技术(如德国的低温烘焙设备),提升国内生产线的技术水平,例如2025年投产的合肥新工厂,采用全自动化低温烘焙生产线,产能较传统生产线提升30%,且产品脂肪含量降低20%。
三、策略有效性评估
(一)财务表现:健康化产品拉动营收增长
尽管2025年上半年受原料价格上涨(如坚果价格同比上涨25%)影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71%-76%(半年度净利润8000-9750万元),但健康化产品(如每日坚果、益生菌坚果)的营收占比持续提升。据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度每日坚果系列收入占比约35%,较2024年同期(28%)增长7个百分点,且该系列毛利率(约45%)较传统瓜子(约30%)高15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了原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二)行业地位:健康化策略巩固龙头地位
洽洽食品在坚果炒货行业的龙头地位持续巩固,根据行业数据,2025年上半年公司市场份额约12%,较2024年同期增长1.5个百分点。其健康化产品(如每日坚果)的市场份额约20%,位居行业第一,显示健康化策略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四、未来挑战与展望
(一)挑战
- 原料价格波动:坚果原料(如杏仁、核桃)的价格受气候及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可能挤压健康化产品的毛利率;
- 竞争加剧: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竞争对手均推出健康化产品(如每日坚果、益生菌零食),市场竞争加剧;
- 消费者需求升级:消费者对“健康零食”的需求从“低热量、低脂肪”向“功能化、个性化”升级(如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无糖坚果”),需要公司持续创新。
(二)展望
洽洽食品未来的健康化策略将聚焦**“精准健康”**:
- 个性化产品: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如健身人群需要“高蛋白坚果”、老年人群需要“易咀嚼坚果”),推出定制化健康产品;
- 功能食品深化:加大对“药食同源”原料(如枸杞、红枣)的研究,推出“养生坚果”系列;
- 供应链数字化: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原料溯源(如坚果的产地、加工过程),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健康性”的信任。
五、结论
洽洽食品通过产品创新、供应链升级、研发投入及品牌重构等策略,有效应对了消费者健康化需求,推动企业从“传统炒货”向“健康休闲食品”转型。尽管面临原料价格波动及竞争加剧的挑战,但公司的健康化策略已取得显著成效(如每日坚果系列的高占比及高毛利率)。未来,随着“精准健康”策略的实施,洽洽食品有望巩固其在健康休闲食品领域的龙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