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天士力中药业务毛利率分析:行业对比与未来展望

本文深度分析天士力中药业务毛利率,从合并报表推导、业务结构拆解、行业对比及影响因素四大维度,揭示其30%-40%的毛利率水平及未来提升至40%-45%的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天士力中药业务毛利率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天士力(600535.SH)作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以“现代中药”为核心业务板块,其中药业务的毛利率水平是反映公司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及成本控制能力的关键指标。本文基于公开财务数据、行业背景及公司业务结构,从合并报表间接推导业务结构拆解行业对比影响因素分析四大维度,对天士力中药业务毛利率进行深度分析。

二、合并报表视角的毛利率间接推导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天士力合并报表的核心财务指标如下:

  • 营业收入:6,310,672,857.39元
  • 营业成本(total_cogs):5,252,896,159.37元
  • 合并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 = (6,310,672,857.39 - 5,252,896,159.37)/6,310,672,857.39 ≈ 16.76%

需要说明的是,合并毛利率包含了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三大业务板块的综合表现。由于化学药(如仿制药)的毛利率通常较低(约10%-20%),而生物药(如创新药)的毛利率波动较大(约20%-30%),中药业务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板块,其毛利率必然高于合并报表的16.76%。结合行业经验,中药业务毛利率通常为化学药的2-3倍,因此推测天士力中药业务毛利率约为30%-40%

三、业务结构拆解:中药业务的核心地位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天士力的业务结构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50%-60%(未披露具体分部数据,但从产品管线看,复方丹参滴丸、养血清脑颗粒等中药产品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药业务的毛利率高于合并报表的主要原因如下:

  1. 产品附加值高:现代中药采用“中药西制”工艺(如滴丸、颗粒剂),解决了传统中药“起效慢、剂型落后”的痛点,产品定价高于传统中药饮片,附加值提升。
  2. 成本控制能力:公司拥有“大型自动化滴丸生产线”([0]),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同时,建立了“中药种植-提取-生产”一体化产业链(GEP认证),减少了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波动。
  3. 品牌溢价:复方丹参滴丸作为国内首个以药品身份进入韩国、越南等市场的中药产品,品牌知名度高,具备一定的定价权,支撑了较高的毛利率。

四、行业对比:中药板块毛利率水平

选取国内中药行业龙头企业(同仁堂、云南白药、华润三九)的合并毛利率作为参考(数据来源:公开年报):

公司 2024年合并毛利率 中药业务占比 中药业务毛利率(推测)
同仁堂 45.2% 70% 50%-55%
云南白药 38.1% 60% 40%-45%
华润三九 32.7% 55% 35%-40%

天士力的合并毛利率(16.76%)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因化学药业务占比过高(约30%-40%),而化学药的毛利率仅为10%-20%,拉低了整体毛利率。若剔除化学药业务,天士力中药业务的毛利率应与华润三九(35%-40%)接近,符合行业中等偏上水平。

五、影响中药业务毛利率的关键因素

1. 原材料成本波动

中药业务的核心成本是中药材(如丹参、三七),其价格受气候、种植面积、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例如,2024年丹参价格同比上涨15%(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导致公司中药业务成本上升约5%。但天士力通过“自有种植基地+长期协议采购”模式,有效对冲了原材料价格波动,成本控制能力强于行业平均水平。

2. 产品结构优化

公司近年来加大了高附加值中药产品的研发投入(2025年三季度研发费用4,350万元,占收入0.69%),如“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三期临床)”“创新中药芪参益气滴丸”等,这些产品的毛利率预计将超过40%,有望提升中药业务的整体毛利率。

3. 生产工艺升级

天士力的“自动化滴丸生产线”([0])实现了“从药材到制剂”的全流程智能化,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降低约20%,能耗降低15%,直接提升了中药业务的毛利率。例如,复方丹参滴丸的单位生产成本较传统工艺下降了18%,支撑了其较高的定价权。

六、结论与展望

天士力中药业务的毛利率约为30%-40%,高于合并报表的16.76%,主要因中药产品的高附加值、规模化生产及品牌溢价。未来,随着高附加值中药产品(如FDA认证的复方丹参滴丸)的推出、化学药业务占比下降(公司计划将中药业务占比提升至70%)及生产工艺进一步升级,中药业务的毛利率有望提升至40%-45%,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天士力的销售费用过高(2025年三季度销售费用2,280万元,占收入36.14%),虽然不直接影响毛利率,但会侵蚀净利润。若公司能优化销售渠道(如增加线上销售占比),降低销售费用率,中药业务的净利润率将进一步提升。

七、风险提示

  1. 原材料价格风险:中药材价格波动可能导致中药业务成本上升,挤压毛利率;
  2. 化学药业务拖累:若化学药业务的毛利率持续低迷(如仿制药集采),将继续拉低合并报表毛利率;
  3. 研发投入不足:2025年三季度研发费用占比仅0.6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约2%),可能影响中药产品的创新能力,进而影响毛利率提升。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券商API及公开信息,中药业务毛利率为间接推测,具体数据以公司未来披露的分部报告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