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平安银行科技金融战略,涵盖C端数字钱包与B端供应链金融布局,解读AI风控技术投入与财务贡献,展望未来场景深化与技术升级方向。
平安银行(000001.SZ)作为平安集团旗下核心金融平台,其科技金融战略深度依托集团“金融+科技”双轮驱动模式,将“科技赋能”列为三大核心竞争力之一(另两项为零售业务、综合金融)[0]。从公司定位看,平安银行明确将“科技金融”作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抓手,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重构金融服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降低风险成本,并拓展服务边界至小微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等传统金融难以覆盖的领域。
从战略落地看,平安银行科技金融聚焦“场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大方向:场景化强调嵌入企业生产经营、个人生活消费等场景,如供应链金融、数字钱包;数字化侧重业务流程线上化、数据资产化,如数字信贷、线上开户;智能化则通过AI、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准营销、智能风控与个性化服务。
平安银行C端科技金融的核心产品是“平安数字口袋”,这是一款集支付、理财、信贷、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数字钱包应用。依托平安集团的用户生态(如平安保险、平安好医生),数字钱包通过场景联动实现用户增长:例如,与平安好医生合作推出“医疗支付+健康理财”组合,吸引健康需求用户;与平安车险合作推出“车险缴费+车主信贷”服务,覆盖车主场景。
从用户表现看,2024年平安数字口袋用户数突破1亿,月活用户超2000万(数据来源:2024年平安银行年报),2025年预计保持15%-20%的增长(基于零售业务整体增长趋势推断)。用户粘性方面,数字钱包的“一键理财”“智能信贷”等功能提升了用户使用频率,截至2025年三季度,数字钱包用户的月均交易次数达8.7次,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6次)。
平安银行B端科技金融的重点是供应链金融,通过“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构建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平台核心功能包括: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的技术投入主要集中在AI、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2024年,平安银行研发费用达45亿元,占总收入的2.5%(数据来源:2024年平安银行年报),2025年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基于财务数据中“研发费用”科目推断)。投入方向包括: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的风控核心是“AI风控大脑”,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全流程风险控制:
从风控效果看,2025年三季度,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2%,较2024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数据来源: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其中科技金融业务的不良率仅为0.8%,低于整体水平,说明AI风控有效降低了风险成本。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相关收入主要来自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如数字钱包的支付手续费、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手续费)、其他业务收入(如科技平台服务收入、数据服务收入)。2025年三季度,平安银行佣金及手续费收入达210.76亿元,同比增长12%;其他业务收入达154.3亿元,同比增长15%(数据来源: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其中,科技金融相关收入占比约为35%,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
科技金融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平安银行的运营成本。例如,数字钱包的线上开户成本仅为传统线下开户的1/10;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的自动化审批流程将运营成本降低了40%。2025年三季度,平安银行成本收入比为27.65%,较2024年末下降1.2个百分点(数据来源: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其中科技赋能的贡献约为0.8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的未来发展将聚焦**“深化场景、强化技术、拓展边界”**: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凭借集团科技赋能、全场景布局与AI风控优势,已成为其差异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从财务表现看,科技金融相关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运营成本不断降低,为营收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未来,随着场景深化与技术升级,平安银行科技金融有望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成为支撑其长期发展的重要引擎。
(注:报告中未标注来源的数据均来自平安银行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