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战略解析:AI风控与全场景布局

深度分析平安银行科技金融战略,涵盖C端数字钱包与B端供应链金融布局,解读AI风控技术投入与财务贡献,展望未来场景深化与技术升级方向。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财经分析报告

一、科技金融战略定位:集团科技赋能下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平安银行(000001.SZ)作为平安集团旗下核心金融平台,其科技金融战略深度依托集团“金融+科技”双轮驱动模式,将“科技赋能”列为三大核心竞争力之一(另两项为零售业务、综合金融)[0]。从公司定位看,平安银行明确将“科技金融”作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抓手,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重构金融服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降低风险成本,并拓展服务边界至小微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等传统金融难以覆盖的领域。

从战略落地看,平安银行科技金融聚焦“场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大方向:场景化强调嵌入企业生产经营、个人生活消费等场景,如供应链金融、数字钱包;数字化侧重业务流程线上化、数据资产化,如数字信贷、线上开户;智能化则通过AI、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准营销、智能风控与个性化服务。

二、科技金融业务布局:从C端到B端的全场景覆盖

(一)C端:数字钱包与零售科技的融合

平安银行C端科技金融的核心产品是“平安数字口袋”,这是一款集支付、理财、信贷、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数字钱包应用。依托平安集团的用户生态(如平安保险、平安好医生),数字钱包通过场景联动实现用户增长:例如,与平安好医生合作推出“医疗支付+健康理财”组合,吸引健康需求用户;与平安车险合作推出“车险缴费+车主信贷”服务,覆盖车主场景。

从用户表现看,2024年平安数字口袋用户数突破1亿,月活用户超2000万(数据来源:2024年平安银行年报),2025年预计保持15%-20%的增长(基于零售业务整体增长趋势推断)。用户粘性方面,数字钱包的“一键理财”“智能信贷”等功能提升了用户使用频率,截至2025年三季度,数字钱包用户的月均交易次数达8.7次,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6次)。

(二)B端: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的赋能

平安银行B端科技金融的重点是供应链金融,通过“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构建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平台核心功能包括:

  • 区块链应收账款融资: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应收账款的全流程追溯,降低虚假贸易风险,例如,与某大型制造企业合作,为其上下游2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融资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1.5个百分点;
  • 大数据信用评估:整合企业交易数据、税务数据、物流数据等,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模型,实现“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截至2025年三季度,平台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10万家,发放贷款超500亿元;
  • 供应链协同平台:通过数字化工具连接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实现订单、物流、资金的实时协同,提升供应链效率,例如,与某零售巨头合作,将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30%,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0%。

三、科技金融技术投入与风控应用:AI驱动的效率与安全

(一)技术投入:持续加大研发力度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的技术投入主要集中在AI、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2024年,平安银行研发费用达45亿元,占总收入的2.5%(数据来源:2024年平安银行年报),2025年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基于财务数据中“研发费用”科目推断)。投入方向包括:

  • AI算法优化:提升智能推荐、智能风控的准确性,例如,针对零售信贷的AI模型,将违约预测准确率从85%提升至92%;
  • 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内部数据(如客户交易数据、信贷数据)与外部数据(如税务、工商、物流),构建统一的数据湖,支持实时分析与决策;
  • 区块链技术应用:拓展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等领域的应用,例如,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平台,将支付时间从2-3天缩短至1小时以内。

(二)风控应用:AI风控的全流程覆盖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的风控核心是“AI风控大脑”,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全流程风险控制:

  • 贷前审批:通过大数据信用评估模型,快速判断客户信用状况,例如,零售信贷的审批时间从传统的3-5天缩短至10分钟以内;
  • 贷中监控:通过实时数据监控客户交易行为,识别异常情况,例如,针对企业贷款,监控其资金流向、应收账款变化等,提前预警违约风险;
  • 贷后处置:通过AI模型预测违约概率,优化催收策略,例如,将催收效率提升25%,降低催收成本15%。

从风控效果看,2025年三季度,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2%,较2024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数据来源: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其中科技金融业务的不良率仅为0.8%,低于整体水平,说明AI风控有效降低了风险成本。

四、科技金融财务贡献: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

(一)营收结构:科技金融相关收入占比提升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相关收入主要来自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如数字钱包的支付手续费、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手续费)、其他业务收入(如科技平台服务收入、数据服务收入)。2025年三季度,平安银行佣金及手续费收入达210.76亿元,同比增长12%;其他业务收入达154.3亿元,同比增长15%(数据来源: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其中,科技金融相关收入占比约为35%,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盈利效率:科技赋能降低运营成本

科技金融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平安银行的运营成本。例如,数字钱包的线上开户成本仅为传统线下开户的1/10;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的自动化审批流程将运营成本降低了40%。2025年三季度,平安银行成本收入比为27.65%,较2024年末下降1.2个百分点(数据来源: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其中科技赋能的贡献约为0.8个百分点。

五、科技金融挑战与展望

(一)当前挑战

  1. 场景竞争加剧:随着各大银行加速布局科技金融,场景争夺愈发激烈,平安银行需进一步深化与集团生态的联动(如平安产险、平安证券),巩固场景优势;
  2. 数据安全压力:科技金融依赖大量用户数据,数据泄露、隐私保护等问题成为潜在风险,需加强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等安全措施;
  3. 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不足:供应链金融等B端业务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数字化能力,部分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限制了业务拓展。

(二)未来展望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的未来发展将聚焦**“深化场景、强化技术、拓展边界”**:

  • 深化场景:进一步嵌入医疗、教育、新能源等新兴场景,推出更贴合场景需求的金融产品;
  • 强化技术:加大AI、区块链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壁垒;
  • 拓展边界:通过科技平台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长尾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实现“科技赋能普惠”的目标。

六、结论

平安银行科技金融凭借集团科技赋能、全场景布局与AI风控优势,已成为其差异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从财务表现看,科技金融相关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运营成本不断降低,为营收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未来,随着场景深化与技术升级,平安银行科技金融有望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成为支撑其长期发展的重要引擎。

(注:报告中未标注来源的数据均来自平安银行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