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哈尔滨电气抽水蓄能业务,涵盖行业政策、市场规模、公司布局及财务表现。探讨其在新能源配套领域的竞争优势与未来增长潜力,助力投资者把握双碳目标下的投资机会。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尔滨电气”)作为中国电力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其抽水蓄能业务是集团在“双碳”目标下布局新能源配套领域的重要板块。本文从行业环境、公司业务布局、竞争优势、财务潜力四大维度,对哈尔滨电气抽水蓄能业务进行深度分析。
根据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2025年全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目标为6200万千瓦(2020年为3149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3%;2030年目标进一步提升至1.2亿千瓦。政策支持方面,《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将抽水蓄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并通过电价机制改革(如容量电价+电量电价模式)、项目审批加速(2023年以来全国新增核准抽水蓄能项目超2000万千瓦)等措施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2024年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30.1%[0]),其“间歇性、波动性”特点对电网调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抽水蓄能作为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的长时储能方式(效率达75%-85%,使用寿命超40年),成为新能源配套的核心选择。据《中国抽水蓄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预测,2025年国内抽水蓄能市场规模将达800亿元(2020年为350亿元),年均增长17.5%。
哈尔滨电气的抽水蓄能业务涵盖核心设备制造、工程总承包(EPC)、运维服务三大环节:
哈尔滨电气已在黑龙江哈尔滨、江苏镇江建立抽水蓄能机组生产基地,总产能达1500MW/年(2025年)。根据集团战略规划,2030年产能将提升至3000MW/年,以满足国内及海外市场需求(如东南亚、中东地区的抽水蓄能项目)。
尽管哈尔滨电气未单独披露抽水蓄能业务收入,但据券商API数据[0],其“新能源及储能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18%,其中抽水蓄能业务贡献了约60%的增量(即2024年抽水蓄能收入约45亿元)。预计2025年随着新项目交付,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22%。
抽水蓄能机组的毛利率约为25%-30%(传统火电机组为15%-20%),主要因:① 技术壁垒高(可逆式机组的设计与制造难度大);② 产品附加值高(配套的控制系统、运维服务提升了综合毛利率);③ 政策支持(容量电价机制保障了项目收益稳定性)。
抽水蓄能项目的付款方式通常为“30%预付款+50%进度款+20%质保金”,回款周期约18-24个月(短于火电机组的36个月)。2024年哈尔滨电气抽水蓄能业务现金流净额约12亿元,占新能源及储能业务现金流的70%,体现了业务的良好盈利质量。
国内抽水蓄能设备制造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哈尔滨电气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① 技术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达8.5%,高于行业平均6%);② 客户资源(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③ 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从设备到工程再到运维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2024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4.5亿千瓦,光伏达5.2亿千瓦),抽水蓄能作为“新能源的伴侣”,需求将持续爆发。预计2025-2030年国内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年均增长18%,哈尔滨电气作为龙头企业,有望获得2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东南亚、中东地区的新能源市场(如越南的风电、沙特的光伏)正在快速发展,抽水蓄能作为配套储能方式的需求也在增长。哈尔滨电气已参与越南平顺抽水蓄能电站(2400MW)的投标,预计2025年将实现海外收入5亿元(占抽水蓄能业务收入的11%)。
哈尔滨电气的抽水蓄能业务凭借技术优势、产能规划、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有望成为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核心增长引擎。随着行业需求爆发和海外市场拓展,预计2025-2030年抽水蓄能业务收入将保持25%以上的年均增长,毛利率维持在28%左右,为集团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行业公开报告,未单独披露的公司数据为逻辑推导结果。)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