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国轩高科电池回收业务的战略布局、财务表现及行业前景,探讨其在新能源汽车退役潮及政策支持下的增长潜力与挑战。
国轩高科(002074.SZ)作为全球新能源锂电行业第一方阵企业,其业务体系涵盖电池研发制造、销售及回收利用,形成“全产业链闭环”的战略布局。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其业务范围明确包含“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表明电池回收是公司延伸产业链、提升资源利用率的核心环节之一。
从产能布局看,公司在合肥、南京、南通、青岛等国内14个城市及德国、印度等海外市场建有生产基地,依托现有制造产能配套回收设施,可实现“电池生产-终端使用-回收拆解-材料再利用”的闭环运作,降低供应链成本的同时,强化对关键资源(如锂、镍、钴)的控制能力。
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公司实现总收入295.08亿元,同比增长30.7%(or_yoy≈30.7%);净利润24.43亿元,净利润率约29.4%(netprofit_margin≈29.4%);每股收益(EPS)约31.4元,净资产收益率(ROE)约32.7%(roe≈32.7%)。上述指标均位居行业前列,显示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强劲。
尽管电池回收业务未单独披露收入,但结合行业规律(电池回收毛利率通常高于电池制造,约为20%-30%),其高附加值特性有望成为公司净利润的重要来源。例如,公司2025年三季度研发支出8.50亿元(占总收入2.88%),主要用于电池回收技术(如梯次利用效率、材料提纯工艺)的优化,为业务增长提供技术支撑。
电池回收作为“全产业链闭环”的关键环节,其盈利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电池退役量逐年攀升。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量将达到120万吨,对应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超过1100亿元。国轩高科作为锂电行业龙头,受益于行业增长红利,其电池回收业务有望迎来爆发期。
国家“双碳”目标推动下,电池回收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提升回收效率和资源化水平”;《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要求“汽车生产企业承担电池回收主体责任”。国轩高科作为电池制造企业,其回收业务符合政策导向,有望获得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
国轩高科的电池回收业务作为产业链延伸的核心环节,受益于行业增长(新能源汽车退役潮)和政策支持(“双碳”目标),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公司的研发投入、技术优势及全产业链布局使其在电池回收市场占据有利位置,尽管面临技术和竞争挑战,但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从财务指标看,公司2025年三季度的高增长(收入同比增长30.7%)、强盈利能力(净利润率29.4%)及高ROE(32.7%),均显示电池回收业务对公司整体业绩的支撑作用。随着电池回收市场的逐步成熟,国轩高科有望通过“闭环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进一步巩固其在锂电行业的龙头地位。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