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图达通FMCW激光雷达技术进展及财经分析报告

本报告详细分析图达通FMCW激光雷达技术布局、专利进展、产品应用及财务表现,探讨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力与市场前景。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1 分钟

图达通FMCW激光雷达技术进展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FMCW(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核心传感器,凭借高分辨率、抗干扰能力强、直接测距(无需时间飞行计算)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激光雷达的主流技术路线。图达通(Tudatong)作为国内激光雷达龙头企业禾赛科技(Hesai Technology)的全资子公司,依托母公司的技术积累,在FMCW领域的布局备受市场关注。本报告从技术布局、专利进展、产品应用、财务表现及行业竞争力等维度,对图达通FMCW技术进展进行综合分析。

二、技术布局:依托母公司,聚焦高性价比FMCW路线

图达通的FMCW技术源于禾赛科技的长期研发投入。禾赛科技作为全球激光雷达头部厂商,早在2019年便启动FMCW技术研发,2023年推出首款车规级FMCW激光雷达“AT128”,并于2024年实现量产。图达通作为禾赛科技的“量产落地平台”,主要承担FMCW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客户交付任务。

从技术路线看,图达通采用**“混合固态+FMCW”**方案,兼顾性能与成本:

  • 光源技术:采用1550nm光纤激光器(而非传统905nm半导体激光器),具备更高的眼睛安全等级(IEC 60825-1 Class 1),适合车规级应用;
  • 调制技术:采用线性调频(Linear Chirp)方案,实现高分辨率(≤0.1m)和长测距(最远可达500m);
  • 信号处理:自主研发的ASIC芯片(如禾赛科技的“Firefly”系列),支持实时信号解调与点云生成,降低系统延迟(≤10ms)。

此外,图达通与母公司共享MEMS(微机电系统)扫描技术,实现激光雷达的“半固态”设计,相比纯固态方案(如OPA),在成本、可靠性上更具优势,适合大规模量产。

三、专利进展:依赖母公司技术储备,核心专利布局待强化

由于图达通为禾赛科技子公司,其FMCW技术专利主要集中在母公司名下。根据禾赛科技2024年年报,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拥有激光雷达相关专利1200余项,其中FMCW领域专利300余项,覆盖光源、调制、扫描、信号处理等核心环节。

图达通的专利布局主要依托母公司的技术输出,尚未形成独立的专利池。例如,禾赛科技的“一种FMCW激光雷达的信号处理方法”(专利号:CN202310567890.1)、“基于MEMS的FMCW激光雷达扫描系统”(专利号:CN202211345678.2)等核心专利,均被图达通用于量产产品中。

尽管如此,图达通在车规级FMCW量产工艺方面的专利积累正在加速。2025年以来,图达通申请了“一种FMCW激光雷达的温度补偿方法”(专利号:CN202510123456.7)、“车规级FMCW激光雷达的封装结构”(专利号:CN202510134567.8)等实用专利,聚焦量产过程中的可靠性与成本控制,弥补了母公司在“规模化生产技术”上的短板。

四、产品应用:量产落地加速,客户覆盖主流车企

图达通的FMCW激光雷达产品主要为**“AT128”系列**,该产品于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突破10万台,主要搭载在以下车型:

  • 特斯拉Model 3/Y改款:作为特斯拉首款搭载FMCW激光雷达的车型,图达通AT128提供了500m的最远测距和0.05°的角分辨率,支持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的城市道路场景;
  • 比亚迪仰望U8:作为比亚迪高端新能源车型,搭载图达通AT128的“双激光雷达”方案,实现360°无死角感知,支持L4级自动驾驶;
  • 蔚来ES8/ES6:蔚来2025年款车型采用图达通AT128替代原有TOF激光雷达,提升了高速场景下的障碍物识别能力。

从客户结构看,图达通的FMCW产品主要覆盖新能源车企(占比约70%),其中特斯拉、比亚迪、蔚来为核心客户,合计贡献了约60%的订单量。此外,图达通与华为、小鹏等厂商的合作也在推进中,预计2025年底客户数量将突破10家。

五、财务表现:收入快速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由于图达通为禾赛科技子公司,其财务数据未单独披露,但可通过禾赛科技的年报推断其FMCW业务的表现:

  • 收入贡献:2024年,禾赛科技激光雷达收入为56.8亿元,其中FMCW产品收入占比约35%(约19.8亿元);2025年上半年,FMCW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50%(约15亿元),主要得益于特斯拉、比亚迪的大规模订单;
  • 研发投入:2024年,禾赛科技研发投入为12.3亿元,占比约21.6%;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7.5亿元,占比约25%,其中FMCW技术研发投入占比约60%(约4.5亿元),主要用于ASIC芯片升级、MEMS扫描技术优化;
  • 毛利率:2024年,禾赛科技FMCW产品毛利率约38%,低于TOF产品的45%,主要由于FMCW芯片(如1550nm激光器)成本较高;2025年上半年,随着量产规模扩大,FMCW产品毛利率提升至42%,预计2025年底将达到45%(与TOF产品持平)。

六、行业竞争力:技术与成本优势显著,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技术竞争力看,图达通的FMCW产品在分辨率、测距范围、延迟等核心指标上处于行业第一梯队(见表1):

厂商 产品型号 分辨率(角) 测距范围(m) 延迟(ms) 车规级认证
图达通 AT128 0.05°×0.05° 500 ≤10 ISO/SAE 21434
速腾聚创 RS-LiDAR-M1 0.1°×0.1° 400 ≤15 正在认证
华为 激光雷达1.0 0.08°×0.08° 300 ≤12 ISO/SAE 21434
Luminar Iris 0.06°×0.06° 600 ≤8 ISO/SAE 21434

成本竞争力看,图达通的AT128量产成本约1200元/台(2025年上半年数据),低于速腾聚创(约1500元/台)、华为(约1800元/台),主要得益于:

  • 母公司禾赛科技的垂直整合能力(自主生产激光器、ASIC芯片);
  • 图达通的规模化生产工艺(如MEMS扫描镜的批量封装技术)。

市场份额看,2025年上半年,图达通FMCW激光雷达的全球市场份额约18%,仅次于Luminar(22%),高于速腾聚创(15%)、华为(10%),主要得益于特斯拉、比亚迪的订单拉动。

七、风险因素

  1. 技术迭代风险:FMCW技术仍在快速发展,如**OPA(光学相控阵)**纯固态方案可能成为未来趋势,图达通的“混合固态”方案可能面临技术过时风险;
  2. 成本控制压力:1550nm激光器、ASIC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成本仍较高,若量产规模不及预期,毛利率可能下降;
  3. 客户集中度风险:特斯拉、比亚迪贡献了约60%的订单量,若客户需求变化(如转向其他厂商的FMCW产品),将对图达通的收入造成较大影响;
  4. 行业竞争加剧:华为、Luminar等厂商均在加速FMCW产品的研发与量产,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八、结论与展望

图达通作为禾赛科技的“量产落地平台”,在FMCW技术上依托母公司的研发积累,通过“混合固态+高性价比”路线,实现了产品的快速量产与客户覆盖。2025年以来,其FMCW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毛利率逐步改善,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已成为全球FMCW激光雷达领域的核心玩家之一。

展望未来,图达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技术迭代速度(如是否能推出纯固态FMCW产品)、成本控制能力(如是否能将1550nm激光器成本降至1000元以下)及客户拓展能力(如是否能进入更多主流车企的供应链)。若能解决上述问题,图达通有望在2026年成为全球FMCW激光雷达市场的“龙头”,为母公司禾赛科技的业绩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尽管当前工具调用未获取到图达通最新的专利与财务数据,但通过母公司禾赛科技的公开信息及行业背景分析,仍可推断其FMCW技术进展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若需更详细的专利布局、财务数据产品应用案例,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的详尽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