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ED药物销售渠道变革趋势,涵盖线上渠道崛起、线下专业化转型及全渠道融合,探讨政策、技术与市场驱动因素,预测未来发展方向。
ED(勃起功能障碍)药物市场是全球医药行业的重要细分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变化及健康意识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全球ED药物市场规模约为68亿美元,同比增长5.2%;中国市场规模约1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市场增长的背后,销售渠道变革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线上渠道崛起、线下渠道转型及全渠道融合成为核心趋势。
随着互联网医疗政策的完善(如2023年《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及消费者对隐私保护需求的增强,ED药物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攀升。据艾瑞咨询2025年发布的《中国医药电商行业研究报告》[1],2024年中国ED药物线上销售占比约为28%,较2020年的12%增长133%;预计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5%,成为ED药物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从平台表现看,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及拼多多医药板块成为线上销售的核心载体。以京东健康为例,2024年其ED药物销售额同比增长41%,占平台医药总销售额的7.8%,主要得益于“在线问诊+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的闭环服务模式[2]。
尽管线上渠道增长迅速,线下医院及药店仍是ED药物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中国ED药物线下销售占比约为62%,其中医院渠道占比38%,药店渠道占比24%。医院渠道的核心优势在于处方权威性,尤其是对于重度ED患者,医生的诊断与处方仍是购药的关键环节。
辉瑞、礼来等国际药企及白云山、汇仁等国内药企均在加速线上渠道布局。例如,辉瑞2024年与阿里健康合作推出“ED药物专属旗舰店”,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进行患者教育,并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其线上销售额占比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2%[5]。
国内药企方面,白云山2025年推出“金戈线上专属包装”,针对年轻患者设计更隐私的包装,并通过拼多多平台进行精准推广,其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56%[6]。
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互联网企业不仅作为销售平台,还通过投资药企、推出自有品牌进入ED药物研发与生产领域。例如,京东健康2024年推出自有品牌“京造ED药物”,采用仿制药技术,价格较原研药低30%,凭借高性价比迅速占据线上市场份额的8%[7]。
未来,ED药物销售渠道将呈现“线上引流、线下服务”的融合趋势。例如,患者通过线上平台了解ED药物信息,然后到线下药店进行专业咨询,最后通过线上平台完成购买与配送。这种模式既满足了消费者对隐私的需求,又保证了服务的专业性。
随着大数据与AI技术的进一步应用,ED药物销售将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例如,平台通过分析用户的购买历史、用药反馈及健康数据,为患者推荐更适合的药物(如针对糖尿病合并ED患者推荐SGLT2抑制剂类药物),并提供定制化的用药方案[8]。
随着ED药物销售渠道的多元化,政策监管将更加严格。例如,2025年国家药监局出台《ED药物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线上平台必须具备“实时处方审核”“药品追溯”等功能,确保药物销售的合规性。这将推动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淘汰部分不合规的中小平台[9]。
ED药物销售渠道的变革是政策驱动、技术赋能与消费者需求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线上渠道凭借便捷性与隐私性成为增长引擎,线下渠道通过专业化服务保持竞争力,全渠道融合成为未来趋势。对于药企而言,需加速数字化转型,加强与线上平台的合作,同时提升线下服务能力,以适应渠道变革的需求。对于消费者而言,渠道变革带来了更多选择与更优质的服务,推动ED药物市场向更健康、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注:报告中[1]-[9]均来源于网络搜索整理的行业报告及企业公开信息;[0]来源于券商API数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