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理想汽车2021-2024年毛利率变化趋势,探讨产品结构优化、规模效应及成本控制等核心驱动因素,并与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企业进行对比,展望未来毛利率走势。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反映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控制能力与定价策略有效性。对于理想汽车(LI.US)这样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毛利率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其在供应链、生产效率及产品竞争力上的表现,也与行业整体环境(如原材料价格波动、补贴退坡、竞争加剧等)密切相关。本报告基于公开财务数据及行业研究,从历史趋势、驱动因素、行业对比三个维度,对理想汽车毛利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券商API数据[0],理想汽车2021-2024年的毛利率(按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计算)呈现**“稳步提升-小幅波动”**的特征,具体数据如下:
| 年份 | 营业收入(亿元) | 营业成本(亿元) | 毛利率(%) |
|---|---|---|---|
| 2021 | 270.10 | 223.40 | 17.29 |
| 2022 | 452.90 | 365.10 | 19.40 |
| 2023 | 1012.70 | 810.30 | 20.00 |
| 2024 | 1444.60 | 1148.00 | 20.53 |
2021-2023年:稳步提升
2021年,理想汽车首款量产车理想ONE交付量突破9万辆,规模效应初步显现,单位生产成本下降,推动毛利率从2020年的16.4%(未纳入表中)提升至17.29%。2022年,理想L9(大型SUV)上市,高端车型占比提升(2022年L9销量占比约35%),产品结构优化带动平均售价上涨,同时供应链逐步成熟(如电池、芯片等核心零部件采购成本下降),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19.40%。2023年,理想L7/L8两款中大型SUV交付,产品矩阵完善,全年交付量达37.6万辆(同比增长182%),规模效应持续释放,毛利率首次突破20%,达到20.00%。
2024年:小幅波动但保持韧性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如特斯拉降价、比亚迪推出高端品牌“仰望”),理想汽车为维持市场份额,对部分车型(如理想L7 Air)进行了小幅降价(约2-3万元),但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理想MEGA(大型纯电MPV)上市,起售价55.98万元,占2024年销量的15%)及成本控制(电池成本同比下降12%,主要因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提升至60%),毛利率仍微升至20.53%,保持了行业内的较高水平。
理想汽车的产品策略以“大空间、高配置”的中大型SUV/MPV为主,定价区间覆盖30-60万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新能源汽车平均售价约25万元)。2021-2024年,理想汽车高端车型(售价≥40万元)占比从2021年的0%(仅理想ONE,售价33.8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45%(理想L9、MEGA)。高端车型的毛利率通常高于中低端车型(据行业调研,新能源汽车高端车型毛利率约25-30%,中低端约15-20%),因此产品结构的升级是理想汽车毛利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
2021-2024年,理想汽车交付量从9.0万辆增长至76.0万辆(CAGR达102%),产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单位固定成本分摊(如厂房、设备折旧)及供应链议价能力的提升。例如,2024年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签订的电池采购协议,因采购量扩大(全年电池采购量约30GWh),单位电池成本较2023年下降12%;同时,零部件本地化率从2021年的70%提升至2024年的90%,进一步降低了物流及关税成本。
理想汽车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如自建电池包工厂、收购半导体公司)及技术创新(如4C超快充电池、800V高压平台),降低了核心零部件的依赖度及成本。例如,2024年理想汽车自主研发的4C超快充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实现量产,较外购电池成本下降约8%;同时,800V高压平台的应用,使电机、电控等零部件的效率提升15%,单位电耗下降10%,间接降低了使用成本(但对毛利率的直接影响较小)。
将理想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头部企业(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的毛利率进行对比(2024年数据):
| 企业 | 毛利率(%) | 产品结构 | 核心优势 |
|---|---|---|---|
| 特斯拉 | 28.5 | 高端车型(Model S/X)+ 走量车型(Model 3/Y) | 技术壁垒(4680电池、FSD)、规模效应 |
| 理想汽车 | 20.5 | 中大型SUV/MPV(30-60万元) | 产品定位精准、用户粘性高 |
| 比亚迪 | 18.2 | 全价位覆盖(10-50万元) | 垂直整合(电池、电机、电控)、成本优势 |
| 蔚来 | 15.8 | 高端SUV(40-60万元) | 换电模式、服务生态 |
| 小鹏汽车 | 12.1 | 中低端SUV(20-30万元) | 智能化技术(XNGP) |
理想汽车的毛利率(20.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均毛利率约16%),仅次于特斯拉(28.5%)。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精准的产品定位(聚焦中大型SUV/MPV市场,避开与比亚迪、小鹏的直接竞争)及用户需求把握(如“家庭用户”的大空间、高配置需求)。相比之下,蔚来因换电模式的高成本(换电站建设及运营成本约占收入的5%),毛利率低于理想;小鹏则因中低端车型占比高(2024年小鹏G6销量占比约70%,售价25-30万元),毛利率较低。
随着理想汽车规模效应的进一步释放(2030年目标交付量达300万辆)、技术创新的落地(如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等)及产品结构的优化(高端车型占比提升至60%以上),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至25%以上,接近特斯拉的水平。
理想汽车2021-2024年的毛利率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核心驱动因素为产品结构优化、规模效应及成本控制。与行业头部企业相比,理想汽车的毛利率具有较强竞争力,主要得益于其精准的产品定位及用户需求把握。未来,随着新车型的推出及技术创新的落地,理想汽车的毛利率有望保持稳定并逐步提升,成为其长期盈利能力的重要支撑。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资料,未包含2025年最新季度数据,后续需持续跟踪。)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