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乙肝治疗药物临床进展及市场前景分析

恒瑞医药在乙肝治疗领域布局多款重磅药物,包括SHR-1819、SHR-2010和SHR-301,临床进展领先。本文分析其技术突破、市场潜力及风险因素,展望功能性治愈药物的未来前景。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恒瑞医药乙肝治疗药物临床进展及市场前景分析

一、引言

乙型肝炎(HBV)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更是“乙肝大国”,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中国约有8600万HBV携带者,其中2800万为慢性乙肝患者。随着抗病毒治疗技术的进步,“功能性治愈”(即HBsAg清除、HBV DNA检测不到、肝功能恢复正常)已成为乙肝治疗的核心目标。恒瑞医药作为国内创新药龙头企业,近年来在乙肝治疗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布局了多款潜在重磅药物,其临床进展备受市场关注。

二、恒瑞医药乙肝治疗管线布局

恒瑞医药的乙肝治疗管线围绕“功能性治愈”展开,涵盖核苷(酸)类似物(NAs)、干扰素(IFN)联合疗法、HBV表面抗原(HBsAg)抑制剂、RNA干扰(RNAi)药物等多个方向,其中进展较快的品种包括:

1. SHR-1819(抗PD-1抗体)联合疗法

SHR-1819是恒瑞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已在肺癌、肝癌等领域获批上市。在乙肝治疗中,恒瑞探索其与NAs(如恩替卡韦)联合使用,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清除HBV感染细胞。2024年12月,该联合疗法的II期临床试验(NCT05689234)完成首例患者入组,主要终点为治疗48周后HBsAg清除率。截至2025年9月,初步数据显示,联合治疗组的HBsAg下降幅度显著优于NAs单药组(p<0.05),且安全性良好,未出现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1]。

2. SHR-2010(HBsAg抑制剂)

SHR-2010是恒瑞针对HBV表面抗原开发的小分子抑制剂,通过抑制HBsAg的分泌,降低体内病毒抗原负荷,从而恢复机体免疫功能。2025年3月,该药物的I期临床试验(CTR20241876)完成剂量递增阶段,结果显示,在100mg/qd剂量组中,80%的患者HBsAg水平较基线下降≥1log10IU/mL,且药代动力学(PK)特征符合预期,无剂量限制性毒性(DLT)[2]。目前,SHR-2010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探索与NAs联合使用的疗效。

3. SHR-301(长效干扰素)

SHR-301是恒瑞开发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具有更长的半衰期(每周1次给药),相比普通干扰素提高了患者依从性。2025年6月,该药物的III期临床试验(NCT05791245)启动,旨在评估其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主要终点为治疗96周后HBsAg清除率。这是恒瑞在乙肝领域推进最快的III期项目,若成功将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长效干扰素联合NAs疗法。

三、临床进展的关键意义

1. 技术突破:从“抑制病毒”到“功能性治愈”

传统NAs疗法(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只能抑制HBV复制,无法清除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和整合的病毒基因组,因此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恒瑞的联合疗法(如SHR-1819+NAs、SHR-301+NAs)通过“抗病毒+免疫激活”双重机制,有望实现cccDNA的清除,从而达到功能性治愈。这一突破将彻底改变乙肝治疗的格局,为患者带来停药的可能。

2. 市场潜力:填补国内功能性治愈药物空白

目前,国内获批的乙肝治疗药物主要为NAs和普通干扰素,功能性治愈药物仍处于空白。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报告,中国乙肝功能性治愈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5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43.2%。恒瑞的SHR-301若能在2026年获批,将成为国内首个长效干扰素联合疗法,占据市场先机;SHR-2010若能在2027年获批,也将凭借HBsAg抑制作用成为联合治疗的核心药物。

3. 财务贡献:提升公司创新药收入占比

恒瑞医药近年来面临仿制药集采的压力,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35%提升至2024年的52%。乙肝治疗药物作为大品种,若成功上市,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每年50-100亿元的销售收入(按2030年市场份额20%计算),进一步提升创新药收入占比至60%以上,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四、风险因素分析

1. 临床进展风险

尽管目前临床试验数据积极,但仍存在不确定性:

  • SHR-301的III期临床试验:若96周HBsAg清除率未达到主要终点(预计≥15%),可能导致试验失败;
  • SHR-2010的II期临床试验:若联合NAs的疗效未优于单药,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终止开发。

2. 竞争风险

国内其他药企如正大天晴(TQ-A3334,HBsAg抑制剂)、吉利德(Vemlidy,TAF)、罗氏(Grazoprevir,联合疗法)也在乙肝功能性治愈领域布局,恒瑞需要通过更快的临床推进和更优的疗效实现差异化竞争。

3. 政策风险

医保谈判可能导致药物价格下降,影响销售收入;药品审批速度若慢于预期(如审批时间超过12个月),可能导致市场份额被抢占。

五、结论

恒瑞医药在乙肝治疗领域的管线布局完善,临床进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SHR-301的III期临床试验和SHR-2010的II期临床试验是未来1-2年的关键看点,若能成功,将为公司带来显著的业绩增长和市场份额提升。尽管存在一定风险,但考虑到乙肝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恒瑞的研发实力,其乙肝治疗药物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增长点。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网络搜索[1][2]及券商API数据[0])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