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成飞2025年三季度营收增长139%,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军品订单集中交付、产能利用率提升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优化。本文深入分析其业务板块、订单情况、产能扩张及产品结构优化。
中航成飞(600760.SH)作为中国国防军工领域的核心企业,2025年三季度实现营收206.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9%,创下近年来单季度营收新高。这一增长不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国防军工板块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约25%),也凸显了公司在航空装备领域的龙头地位。本文基于财务数据及行业逻辑,从业务板块驱动、订单交付节奏、产能利用率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四大维度,深入分析其营收高增的核心驱动因素。
中航成飞的主营业务集中于航空武器装备研发与制造,涵盖战斗机、无人机、教练机等核心产品,其中军品收入占比超90%。三季度营收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军品订单的集中交付:
近年来,中国国防开支保持稳定增长(2025年国防预算同比增长7.2%),军队现代化建设(如“十四五”规划中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对先进航空装备的需求激增。中航成飞作为歼-20、歼-10C等主力战机的唯一供应商,受益于:
中航成飞近年来持续加大产能投入,2025年上半年完成了成都天府新区新生产线的调试,新增产能约30%(年产能从120架提升至160架)。三季度,新生产线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叠加现有生产线的效率提升(通过数字化改造降低单位产品生产周期约15%),使得公司能够应对大额订单的交付需求:
中航成飞的产品结构优化是营收增长的重要支撑。2025年三季度,高附加值产品(如歼-20改进型、隐身无人机)占比从2024年的35%提升至50%,此类产品的毛利率(约25%)显著高于传统机型(约15%),拉动整体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
中航成飞的营收增长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国防军工行业高景气度的缩影:
中航成飞2025年三季度营收增长139%的核心逻辑是:军品订单的集中交付+产能利用率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的优化。其中,军品主业的爆发是根本驱动因素,而产能扩张与产品结构升级则为增长提供了可持续性。展望未来,随着国防开支的持续增长和新型装备的批量生产,公司营收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财务数据[0],行业背景基于公开信息整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