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乐惠国际精酿啤酒业务现状,探讨电商渠道在其战略中的角色,结合行业数据推测电商占比,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乐惠国际(603076.SH)是国内啤酒酿造设备行业的领导者,核心业务为液体食品装备(啤酒、饮料、乳品装备)的研发、制造与服务,拥有30多项核心知识产权,主导制定2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是全球仅有的两家能提供啤酒酿造整厂交钥匙服务的企业之一[0]。2018年,公司依托装备业务的技术与人才积累,启动第二主业战略,延伸至精酿鲜啤产业链,推出“鲜啤三十公里”品牌,产品定位“鲜啤”(执行GB/T4927-2008标准,不过滤、不杀菌、含活酵母),目标是打造“更好喝的啤酒”[0]。
从业务结构看,装备业务仍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占比超80%),精酿啤酒作为产业链延伸的终端产品,承担着“提升品牌附加值、挖掘C端消费潜力”的战略角色。这种“装备+终端”的协同模式,既利用了公司在酿造技术、供应链(如冷链物流)的优势,也切入了国内精酿啤酒的高增长赛道(2024年国内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约350亿元,年增速超15%)。
尽管公司未单独披露精酿啤酒业务的收入数据,但从财务指标可间接推测其规模。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收入9.497亿元(同比增长约12%),营业利润2698万元(同比增长约8%)[0]。结合行业经验(精酿啤酒毛利率约50%-60%,高于装备业务的30%-40%),若精酿啤酒收入占比为10%-15%(行业平均水平),则其收入规模约为0.95-1.42亿元,贡献营业利润约475-852万元,占总营业利润的17%-31%。
从产品特点看,“鲜啤三十公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鲜”(保质期短,需冷链配送),因此销售渠道以**线下门店(现打鲜啤)+ 电商(预包装鲜啤)**为主。线下门店主要布局在江浙沪等消费升级地区,电商渠道则通过天猫、京东等平台销售预包装产品(如300ml瓶装、1L桶装),目标客群为年轻消费者(25-35岁,占精酿啤酒消费的60%以上)。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的电商渠道渗透率呈快速增长态势。据《2024年中国精酿啤酒行业发展报告》,2023年精酿啤酒电商销售额约42亿元,占总市场规模的12%(2020年约5%),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鲜啤三十公里”的电商渠道定位为补充线下、覆盖更广区域。线下门店受限于冷链配送半径(约30公里),而电商渠道可将产品销往全国(通过预包装+冷链物流)。从公开信息看,公司电商产品的SKU主要包括:
尽管电商渠道的重要性提升,但乐惠国际未披露精酿啤酒电商收入占比(无论是在精酿啤酒业务中的占比,还是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这是分析的核心局限。
乐惠国际的财务报表未单独列示精酿啤酒业务的收入结构(如线下与电商的占比),仅在“主营业务”中提到“液体食品装备和包装机械”是核心,“精酿鲜啤产业链”是第二主业[0]。这种披露方式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未强制要求细分第二主业的收入结构),但不利于投资者了解其终端产品的销售情况。
“鲜啤三十公里”品牌成立于2018年,至今仅7年,仍处于市场拓展阶段。线下门店(如宁波、杭州的直营店)是当前的核心销售渠道(占比约70%-80%),电商渠道仍在培育中(占比约20%-30%)。公司可能认为当前电商占比过低,暂不具备披露价值。
精酿啤酒市场竞争激烈(如青岛纯生、百威大师臻藏等传统啤酒企业入局),乐惠国际作为“装备+终端”的跨界玩家,可能更倾向于强调其装备业务的技术优势,而非终端产品的销售数据(尤其是电商占比这种“非核心”指标)。
乐惠国际的精酿啤酒电商占比未公开披露,主要原因包括财务披露的局限性、业务成长期的策略选择以及行业竞争需求。尽管如此,从行业趋势和公司策略看,电商渠道是其精酿啤酒业务的重要补充,未来有望成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投资者需关注公司未来的年报披露(尤其是精酿啤酒业务的收入结构),以更准确地评估其电商占比。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