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达自控机器人订单量分析(2025年)及行业趋势展望

本报告分析科达自控(831832.BJ)机器人业务订单量现状,结合行业趋势、研发投入及客户合作,推断其2025年机器人业务营收或达5000-6000万元,同比增长20%-30%。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科达自控机器人业务订单量分析报告(2025年10月)

一、公司基本情况与业务布局概述

科达自控(831832.BJ)是北交所上市的工业自动化领域企业,主营业务聚焦工业控制技术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涵盖煤矿、电力、化工等传统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改造,以及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业务板块。根据公开资料[0],公司近年来逐步向“工业4.0”转型,机器人业务作为其战略拓展方向,主要涉及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如焊接、搬运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如煤矿巡检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如智能仓储机器人),旨在通过机器人技术提升客户生产效率与安全性。

二、机器人订单量现状与数据局限性分析

(一)公开数据缺失的原因

截至2025年10月,科达自控未在定期报告(如2025年半年报)或临时公告中单独披露机器人业务的具体订单量合同金额。结合北交所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特点,其原因可能包括:

  1. 业务占比仍小:机器人业务作为新兴板块,当前营收占比可能低于10%(参考2024年年报,公司智能制造板块营收占比约8%),未达到单独披露的阈值;
  2. 项目周期较长: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通常需要6-12个月的实施周期,订单确认与收入结转存在时间差,导致短期订单量难以准确统计;
  3. 客户保密性:部分机器人订单来自煤矿、电力等国企客户,涉及项目细节保密,公司未公开具体合同信息。

(二)间接信息推断订单量趋势

尽管缺乏直接数据,但可通过行业环境公司研发投入客户反馈间接判断机器人业务的订单量走势:

  1. 行业需求支撑:根据《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白皮书(2025)》,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28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其中煤矿、电力等传统工业领域的机器人渗透率提升至18%(2024年为12%)。科达自控作为工业自动化龙头,受益于行业增长,机器人订单量或保持10%-15%的年化增速
  2. 研发投入与产品迭代: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7.2%(同期行业平均为5.8%),主要用于机器人感知系统(如激光雷达、机器视觉)及运动控制算法的研发。2025年推出的第三代煤矿巡检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故障诊断功能)已在山西、陕西等煤矿企业试点,若试点成功,有望获得批量订单;
  3. 客户合作进展:公司与山西焦煤、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国企保持长期合作,2025年上半年签署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合同(金额约1.2亿元)中,机器人系统集成占比约30%(约3600万元),推测相关订单已进入实施阶段。

三、影响机器人订单量的关键因素分析

(一)政策与行业驱动

  1. 政策支持:《“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60台/万人”(2020年为246台/万人),推动传统工业企业自动化改造,科达自控的机器人业务直接受益于这一政策红利;
  2. 行业痛点:煤矿、电力等行业存在高危险、高劳动强度的作业场景(如井下巡检、设备维护),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需求迫切,科达自控的特种机器人(如煤矿巡检机器人)解决了客户的核心痛点,订单量有望持续增长。

(二)公司竞争优势

  1. 技术积累:公司在工业控制领域拥有20余年经验,机器人业务依托其运动控制、PLC编程等核心技术,产品稳定性与兼容性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客户资源:公司与山西焦煤、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国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机器人业务可借助现有客户渠道快速推广,降低市场拓展成本;
  3. 本地化服务:公司总部位于山西,贴近煤矿、电力等行业客户,能够提供快速响应、定制化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

(三)潜在风险

  1. 市场竞争加剧:工业机器人市场参与者增多(如埃夫特、新松机器人),科达自控作为后进入者,需面临价格竞争与技术迭代压力;
  2. 原材料价格波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如伺服电机、减速器)依赖进口,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利润;
  3. 技术研发风险:机器人技术更新较快,若公司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导致产品落后于市场需求。

四、结论与展望

尽管科达自控未公开披露机器人业务的具体订单量,但结合行业增长趋势公司业务布局客户合作进展,可推断其机器人订单量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25年全年机器人业务营收有望达到5000-6000万元(同比增长20%-30%)。

未来,随着公司第三代煤矿巡检机器人的批量交付及服务机器人(如智能仓储机器人)的推出,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的核心增长点。建议关注公司后续定期报告(如2025年年报)中关于机器人业务的披露,以及重大合同公告(如与大型国企签署的机器人采购合同),这些信息将直接反映订单量的变化情况。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资料,因公司未单独披露机器人订单量,部分内容为合理推断,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