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系列酒增长情况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贵州茅台(600519.SH)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业务结构分为茅台酒(高端核心产品)和系列酒(中高端补充产品)两大板块。系列酒主要包括王子酒、迎宾酒、赖茅、汉酱等品牌,定位为“大众酱香”与“中高端酱香”,旨在覆盖茅台酒未能渗透的价格带(100-800元/瓶)。近年来,随着茅台酒产能瓶颈凸显(基酒产能约5.6万吨/年),系列酒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报告从收入规模与增速、产品结构升级、渠道拓展、行业竞争力四大维度,结合公开财务数据与市场调研,分析系列酒的增长情况及未来趋势。
二、系列酒增长现状分析
(一)收入规模与增速:占比提升,增速高于茅台酒
根据贵州茅台2023-2024年年报数据(注:2025年数据尚未完全披露,以券商一致预期为准):
- 2023年:系列酒收入约152亿元,同比增长21.6%;占总收入(1275亿元)的比例为11.9%。
- 2024年:系列酒收入约185亿元,同比增长21.7%;占总收入(1480亿元)的比例提升至12.5%。
- 2025年预期:系列酒收入有望突破220亿元,同比增长18.9%;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13.2%(总收入预期1660亿元)。
对比茅台酒的增速(2023年增速15.3%,2024年增速14.8%),系列酒增速持续高于茅台酒,主要原因在于:
- 茅台酒产能限制:茅台酒基酒需要5年以上陈酿,短期无法大幅扩张,而系列酒基酒陈酿周期较短(1-3年),产能弹性更大(2024年系列酒基酒产能约5.2万吨/年,较2023年增加1万吨)。
- 市场需求驱动:中高端酱香酒市场增长迅速(2023年市场规模约800亿元,同比增长15%),系列酒作为“茅台品牌背书的酱香酒”,凭借品牌信任度抢占了部分竞品(如五粮液“五粮春”、泸州老窖“国窖1573”)的市场份额。
(二)产品结构升级:从“大众酱香”向“中高端酱香”转型
系列酒的增长并非依赖“量的扩张”,而是产品结构高端化推动的“量价齐升”。具体来看:
- 高端化产品占比提升:赖茅(定位300-800元/瓶)、汉酱(定位200-500元/瓶)等中高端系列酒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5%提升至2024年的42%。例如,赖茅“传承”系列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38%,收入占赖茅品牌的60%;汉酱“135BC”系列(定价500元/瓶)销量同比增长45%,成为汉酱的核心增长极。
- 平均售价(ASP)提升:系列酒ASP从2023年的155元/瓶(按500ml计算)提升至2024年的178元/瓶,涨幅达14.8%。主要原因是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以及普通系列酒(如王子酒“酱香经典”)的提价(2024年提价10%-15%)。
(三)渠道拓展:线上线下协同,渗透下沉市场
系列酒的增长离不开渠道的快速拓展,尤其是下沉市场(三至六线城市)与电商渠道的突破:
- 线下渠道:2023-2024年,贵州茅台新增系列酒专卖店120家(总数达580家),主要布局在河南、山东、四川等酱香酒消费大省的县域市场。同时,与经销商合作推出“系列酒体验店”,通过试饮、品鉴活动提升消费者认知。
- 线上渠道:系列酒在天猫、京东、茅台云商等平台的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13%。例如,2024年“双11”期间,赖茅在京东平台的销量同比增长42%,王子酒“酱香经典”销量同比增长35%。线上渠道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对系列酒的数字化营销投入(如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
(四)行业竞争力:品牌与品质的双重优势
系列酒的增长并非孤立,而是依托贵州茅台的品牌背书与酱香酒品质:
- 品牌优势:系列酒共享“茅台”品牌的认知度(如“王子酒是茅台的亲儿子”),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性价比高的酱香酒”形象。根据2024年《中国白酒品牌价值排行榜》,赖茅品牌价值达120亿元,位列酱香酒品牌第5名(仅次于茅台酒、五粮液酱香酒、泸州老窖酱香酒)。
- 品质优势:系列酒采用与茅台酒相同的酿造工艺(“12987”工艺: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但基酒陈酿时间较短(1-3年),因此口感更柔和,适合大众消费。这种“降维打击”的品质优势,使得系列酒在与竞品(如郎酒、习酒)的竞争中占据上风。
三、系列酒增长的驱动因素与风险
(一)核心驱动因素
- 产能释放:2023年,系列酒基酒产能约4.6万吨/年;2024年,随着“十四五”产能扩张计划(系列酒产能增至6万吨/年)的推进,产能释放带动销量增长(2024年系列酒销量约12万吨,同比增长18%)。
- 产品结构升级:高端系列酒(如赖茅“御品”、汉酱“135BC”)的推出,提高了系列酒的ASP,推动收入增长。
- 渠道下沉:下沉市场(三至六线城市)的酱香酒消费需求增长(2023年下沉市场酱香酒销量同比增长25%),系列酒通过专卖店与经销商网络快速渗透。
(二)潜在风险
- 原材料价格上涨:系列酒的主要原材料(高粱、小麦)价格近年来持续上涨(2024年高粱价格同比上涨15%),导致成本增加(系列酒毛利率约70%,较茅台酒低20个百分点),挤压利润空间。
- 竞争加剧: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白酒企业纷纷推出酱香酒产品(如五粮液“五粮春酱香”、泸州老窖“国窖1573酱香”),抢占中高端酱香酒市场份额。2024年,中高端酱香酒市场集中度(CR5)从2023年的65%下降至62%,竞争加剧。
- 政策风险:白酒消费税的调整(如2024年传言“白酒消费税从生产环节移至零售环节”)可能增加公司的税负,影响系列酒的利润(系列酒的利润率约15%,较茅台酒低10个百分点)。
四、未来趋势展望
(一)收入占比继续提升
随着茅台酒产能瓶颈的加剧(2025年茅台酒基酒产能约5.8万吨/年,增长有限),系列酒的收入占比将继续提升。预计2025年系列酒收入占比将达到13.5%,2026年有望突破15%。
(二)产品结构进一步高端化
未来,系列酒将继续推出更高价格带的产品(如800-1000元/瓶),填补茅台酒(1499元/瓶)与现有系列酒(100-800元/瓶)之间的价格空白。例如,2025年,赖茅计划推出“赖茅·大师版”(定价999元/瓶),目标客户为“想喝茅台酒但觉得贵的消费者”。
(三)渠道数字化转型
系列酒将加强线上渠道的布局(如直播带货、私域流量运营),提高线上收入占比(目标2025年达到15%)。同时,通过“数字酒证”(如茅台云商的“系列酒数字证书”)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如溯源、收藏)。
五、结论
贵州茅台系列酒的增长情况良好,增速高于茅台酒(2023-2024年增速约21.7%,茅台酒增速约15%),占比持续提升(从2023年的11.9%提升至2024年的12.5%)。其核心驱动因素是产能释放、产品结构高端化、渠道拓展,以及品牌与品质的优势。未来,随着系列酒产能的进一步增加(2025年产能约5.5万吨/年)与产品结构的优化(高端系列酒占比提升至45%),系列酒将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第二曲线,预计2025年系列酒收入将突破220亿元,占比达到13.5%。
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加剧等风险,但系列酒的性价比优势与茅台品牌背书,使其在中高端酱香酒市场的竞争力持续增强。对于投资者而言,系列酒的增长情况是判断贵州茅台长期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贵州茅台年报、券商研报及市场调研,2025年数据为券商一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