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智飞生物新冠疫苗收入占比变化趋势,探讨2025年三季度占比降至5%-8%的原因及未来展望。涵盖HPV疫苗、肺炎疫苗等核心业务替代影响。
智飞生物(300122.SZ)作为国内疫苗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业务布局涵盖新冠疫苗、HPV疫苗、肺炎疫苗、流脑疫苗等多个领域。新冠疫情期间,新冠疫苗曾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之一,但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其收入占比逐渐下降。本文基于公开财务数据、行业趋势及公司业务布局,对智飞生物新冠疫苗收入占比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券商API提供的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及公司公开披露的业务信息[0]。由于新冠疫苗收入未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仅作为“生物制品”或“疫苗产品”的子项),本文通过行业对比、业务结构变化及历史数据推断其占比,部分结论为合理估计。
根据2025年三季报,智飞生物实现总收入76.27亿元,同比下降约45%(2024年三季度总收入约138.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024年三季度净利润约8.9亿元)。收入及利润的大幅下降,主要源于新冠疫苗需求的急剧减少[0]。
随着新冠病毒变异趋缓及人群免疫水平提升,国内新冠疫苗接种需求从“应接尽接”转向“按需接种”,加强针接种率逐步下降。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5年三季度全国新冠疫苗接种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70%,直接导致疫苗企业的新冠疫苗收入大幅下滑[0]。
智飞生物近年来加速调整业务结构,将重心转向HPV疫苗、肺炎疫苗、成人疫苗等长期刚需产品。2025年三季度,HPV疫苗(如九价HPV疫苗)收入占比约为40%,肺炎疫苗(如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收入占比约为25%,两者合计占比超过65%,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0]。
2025年三季度,智飞生物研发支出为2.10亿元,同比增长约15%(2024年三季度研发支出约1.82亿元)。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多联疫苗(如五联疫苗)、成人疫苗(如带状疱疹疫苗)及新发传染病疫苗(如猴痘疫苗)的开发,减少了对新冠疫苗的研发投入[0]。
智飞生物新冠疫苗收入占比已从疫情期间的60%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5%-8%,成为公司的次要收入来源。其下降主要源于疫情常态化导致的需求减少,以及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和研发投入转向。
由于新冠疫苗收入未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本文结论为合理估计。如需更准确的占比数据,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公司年报、半年报中的业务拆分数据及券商研报中的详细分析。深度投研模式可提供A股详尽的财务数据、财报及研报信息,支持公司横向对比、行业分析等功能,助力更精准的决策。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