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中国平安科技输出战略分析:金融科技、医疗科技与智慧城市布局

本报告深入分析中国平安科技输出业务的战略定位、财务贡献及行业竞争力,涵盖金融科技、医疗科技与智慧城市三大领域,展望其未来增长潜力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中国平安科技输出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中国平安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科技引领金融”作为核心战略。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FinTech)、医疗科技、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平安逐步从“科技赋能自身”转向“科技输出赋能行业”,将积累的技术、数据与场景优势转化为对外服务能力,旨在拓展收入边界、巩固行业竞争力。本报告从战略定位、业务布局、财务贡献、行业竞争力及挑战展望等角度,对中国平安科技输出业务进行全面分析。

二、科技输出的战略定位:从“内驱”到“外溢”

中国平安的科技战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15年),科技作为内部支撑,用于提升金融业务效率(如核心系统升级、线上化转型);第二阶段(2016-2020年),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出平安好医生、平安壹账通等科技型子公司,探索内部场景的技术变现;第三阶段(2021年至今),科技输出成为战略重点,通过对外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方案,将金融科技能力转化为规模化收入,目标是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赋能型综合金融集团”。

从战略逻辑看,科技输出的核心意义在于:1)收入多元化,降低对传统保险、银行业务的依赖;2)技术变现,将长期研发投入(如AI、大数据、区块链)转化为实际收益;3)生态协同,通过科技输出连接更多客户(如中小金融机构、企业、政府),强化“综合金融+科技”生态的网络效应。

三、科技输出的业务布局:多领域协同赋能

中国平安的科技输出业务围绕“金融+医疗+城市”三大核心场景展开,通过子公司(如平安科技、平安壹账通、平安好医生、平安城市大脑)对外提供解决方案,具体布局如下:

1. 金融科技:赋能中小金融机构与企业客户

平安科技(Ping An Technology)作为集团科技研发核心平台,对外提供AI风控、大数据营销、区块链贸易融资、核心系统升级等解决方案。例如,其“AI风控平台”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企业财务数据、交易行为,为中小银行提供信贷风险评估服务;“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解决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中的信任问题,已服务超过100家银行及企业客户。

平安壹账通(OneConnect)作为金融科技SaaS平台,聚焦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零售信贷、公司金融、财富管理等全流程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上半年,壹账通已服务超过2000家中小银行、保险公司及券商,帮助客户降低运营成本约30%,提升业务效率约40%。

2. 医疗科技:连接医院、医生与患者

平安好医生(Ping An Good Doctor)依托AI技术,对外输出智能诊断、远程医疗、医疗数据管理等服务。其“AI辅助诊断系统”覆盖内科、外科、妇科等10余个科室,可辅助基层医生提升诊断准确率(据公开测试数据,准确率达95%以上);“远程医疗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员工健康管理服务,已与超过500家大型企业合作。

此外,平安医疗科技还为医院提供**电子病历系统(EMR)、医院管理系统(HIS)**升级服务,帮助医院实现数字化转型,截至2025年三季度,已服务全国200余家三级医院。

3. 智慧城市:赋能政府数字化治理

平安城市大脑(Ping An Smart City)基于大数据、物联网、AI技术,为政府提供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安防等解决方案。例如,“智慧交通平台”通过实时分析交通数据,优化信号灯控制,降低城市拥堵率约20%(以上海、深圳等试点城市数据为例);“智慧政务平台”整合政府各部门数据,实现“一网通办”,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约50%。截至2025年三季度,平安城市大脑已服务全国30余个城市,覆盖人口超过1亿。

四、科技输出的财务贡献:现有数据的间接体现与未来潜力

由于中国平安未单独披露科技输出收入(如“科技服务收入”),但从财务数据的非利息收入(Non-interest Income)及其他收入(Other Income)可间接推测其贡献:

1. 现有财务数据的间接体现

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报告[0],中国平安总收入为8329.4亿元,其中非利息收入(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占比约45%(约3748.2亿元)。结合行业惯例,金融科技输出收入通常计入“其他收入”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假设科技输出收入占非利息收入的10%-15%,则2025年三季度科技输出收入约为375-562亿元,占总收入的4.5%-6.7%。

此外,平安壹账通作为科技输出核心平台,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68.7亿元,同比增长28%,主要来自中小金融机构的SaaS服务收费,体现了科技输出的规模化潜力。

2. 未来财务潜力分析

随着科技输出业务的拓展,预计未来3-5年,科技输出收入占比将提升至10%-15%(参考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同行的科技输出收入占比,目前约为8%-12%)。若中国平安总收入保持5%的年增长率(2024年总收入为8908亿元),则2030年科技输出收入有望达到800-1200亿元,成为仅次于保险、银行的第三大收入来源。

五、行业竞争力分析:优势与挑战并存

1. 竞争优势

  • 技术与数据优势:中国平安拥有海量金融数据(累计服务超过2亿个人客户、1000万企业客户),通过AI、大数据算法训练的模型具有更强的准确性与适应性;
  • 场景验证优势:综合金融场景(保险、银行、投资)为科技研发提供了真实的测试环境,技术成熟度高于纯科技公司;
  • 生态协同优势:“金融+医疗+城市”生态可实现技术的跨场景复用,例如,金融科技的风控模型可应用于医疗科技的患者信用评估,提升解决方案的综合价值。

2. 竞争挑战

  • 市场竞争加剧:工商银行(工银科技)、招商银行(招银云创)、蚂蚁集团(蚂蚁科技)等对手均在加速科技输出,市场份额争夺激烈;
  • 研发投入压力:科技输出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中国平安2024年研发投入约150亿元),若技术迭代速度放缓,可能失去竞争优势;
  • 监管环境变化:金融科技、医疗科技领域的监管(如数据隐私、算法透明度)日益严格,可能增加科技输出的合规成本。

六、挑战与展望

1. 当前挑战

  • 技术变现效率待提升:部分科技输出项目仍处于试点阶段,规模化变现能力不足;
  • 客户认知度待加强:中小金融机构、企业客户对科技输出的价值认知仍需培育,需通过成功案例提升信任度;
  • 人才短缺:金融科技领域的高端人才(如AI算法工程师、金融场景专家)需求大,人才竞争激烈。

2. 未来展望

  • 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企业、政府对科技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平安的科技输出业务有望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
  • 技术创新驱动:持续加大AI、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提升解决方案的技术壁垒;
  • 生态深化协同:通过“金融+科技+场景”的生态协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七、结论

中国平安的科技输出业务是其从“金融集团”向“科技赋能型综合金融集团”转型的关键抓手,通过金融科技、医疗科技、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输出,不仅拓展了收入来源,更强化了综合竞争力。尽管面临市场竞争、研发投入等挑战,但凭借技术、数据与生态优势,科技输出业务有望成为未来增长的核心动力。预计未来5年,科技输出收入占比将提升至10%-15%,成为中国平安的重要战略增长点。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