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分析赛力斯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的战略定位、研发投入及财务表现,揭示其如何成为新能源汽车高端化的核心驱动力,并支撑问界系列的市场成功。
赛力斯(601127.SH)作为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其长期竞争力源于对“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的自主掌控与持续创新。三电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中枢”,直接决定车辆的续航、动力、充电效率及安全性,是企业产品差异化的关键,也是支撑其高端车型(如AITO问界系列)市场表现的核心驱动力。
赛力斯将三电技术列为公司战略核心,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数据来源:券商API)。通过自主研发三电技术,公司降低了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如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的采购占比从2023年的60%降至2024年的40%),提升了供应链稳定性;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溢价——问界M9车型售价超50万元,其搭载的自主研发三电系统(电池能量密度180Wh/kg、电机峰值功率400kW)是支撑高售价的关键。
赛力斯对三电技术的研发投入呈爆发式增长。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1%(数据来源:券商API),占营业收入的4.86%(70.53亿/1451.76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占比约3%)。2025年三季度,研发支出(rd_exp)为6.11亿元(数据来源:券商API),延续高投入态势。
这些投入主要用于三电技术的关键领域:
此外,公司无形资产中的“研发与开发”项目达6.03亿元(2025年三季度数据,数据来源:券商API),反映了三电技术的积累(如专利、技术配方等)。
赛力斯的三电技术投入已转化为实际财务成果:
赛力斯的三电技术通过市场验证,获得用户高度认可:
尽管与比亚迪(刀片电池、e平台3.0)、特斯拉(4680电池、FSD电控)等龙头企业仍有差距,但赛力斯通过持续高投入,竞争力逐步提升:
赛力斯的三电技术是其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持续高投入、技术积累及市场应用,已支撑公司实现收入与销量的快速增长。未来,随着三电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赛力斯有望通过技术创新缩小与龙头企业的差距,并通过高端车型的市场表现,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此外,技术对外输出将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进一步提升三电技术的商业化价值。
综上,赛力斯的三电技术不仅是当前业务的支撑,更是未来长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