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农夫山泉功能性饮料业务的市场环境、业务表现及增长驱动因素,探讨其如何通过渠道优势、品牌背书及产品创新实现高速增长,并应对竞争与成本挑战。
农夫山泉(09633.HK)作为中国包装饮用水龙头企业,近年来逐步拓展功能性饮料赛道,其核心产品“尖叫”系列已成为国内功能性饮料市场的重要玩家。本报告通过市场环境、业务表现、增长驱动因素及挑战等维度,分析农夫山泉功能性饮料业务的增长逻辑与潜力。
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7-2022年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复合增长率(CAGR)约12%,2022年市场规模达850亿元。尽管202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影响增速略有放缓,但长期来看,健康意识提升、运动人群扩张及消费场景多元化仍是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预计2023-2025年行业CAGR将保持8%-10%,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当前市场呈现“一超两强”格局:红牛(约40%市场份额)占据绝对领先,东鹏特饮(约15%)、乐虎(约10%)紧随其后。农夫山泉“尖叫”系列以约5%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处于第二梯队头部位置,具备进一步提升份额的空间。
农夫山泉功能性饮料业务以“尖叫”系列为核心,覆盖运动型、纤维型、能量型三大品类:
根据农夫山泉2022年财报,功能性饮料业务收入约25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高于公司整体收入增速(11%)。其中,“尖叫”系列贡献了约**90%**的功能性饮料收入,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仅次于包装饮用水)。
农夫山泉拥有300万个终端网点,覆盖便利店、超市、电商平台及餐饮渠道,其中便利店渠道(如全家、7-11)占功能性饮料销售额的**40%**以上。依托现有渠道,“尖叫”系列能快速触达运动人群、年轻白领等核心消费群体。
农夫山泉作为“中国饮用水第一品牌”(市场份额约20%),其“天然、健康”的品牌形象为功能性饮料业务提供了强信任背书。消费者对“尖叫”系列的“电解质补充”“膳食纤维添加”等功能认知度较高,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
农夫山泉持续推动产品创新,例如:
这些创新产品有效提升了用户粘性,推动了收入增长。
红牛、东鹏特饮等头部品牌通过大规模广告投放(如红牛赞助F1赛事、东鹏特饮赞助《中国有嘻哈》)和渠道下沉(如东鹏特饮进入三线下沉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农夫山泉需通过差异化定位(如“轻功能”“天然成分”)规避直接竞争。
功能性饮料的核心原材料(如糖、电解质、包装瓶)价格近年来持续上涨,2022年农夫山泉功能性饮料业务毛利率约50%,较2021年下降3个百分点。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如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和产品结构升级(如推出高端能量型饮料)缓解成本压力。
农夫山泉功能性饮料业务处于高速增长期,依托渠道优势、品牌背书及产品创新,有望在2023-2025年保持10%-15%的收入增速,市场份额提升至7%-8%。未来,若公司能进一步强化“轻功能”定位(如推出更多无糖、低热量产品),并拓展海外市场(如东南亚、中东),功能性饮料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
尽管面临竞争加剧与成本压力,但农夫山泉的核心优势(渠道、品牌、创新)仍能支撑其功能性饮料业务的长期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