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沐曦股份在HPC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曦光GPGPU架构技术优势、全栈解决方案及客户资源,展望AI与科学计算驱动下的增长潜力及投资建议。
沐曦股份(以下简称“沐曦”)是国内专注于高性能计算(HPC)及人工智能(AI)领域的半导体企业,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上海。公司以“算力赋能未来”为使命,核心业务聚焦于HPC芯片及解决方案的研发与销售,产品覆盖通用GPU(GPGPU)、加速卡、服务器及配套软件栈。
根据券商API数据[0],沐曦2024年营收规模约12亿元,其中HPC业务占比超60%,主要客户包括国内超算中心、科研院所及互联网企业。2025年,公司进一步明确“HPC+AI”双赛道战略,将HPC作为核心增长引擎,目标成为全球第三大GPGPU供应商。
全球HPC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据IDC数据[1],2024年全球HPC市场规模达380亿美元,同比增长15.2%;预计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保持在12%以上,主要驱动力来自AI训练、科学计算(如气象预测、基因测序)及工业仿真等领域的需求爆发。
国内市场方面,受益于“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及“东数西算”工程推进,2024年中国HPC市场规模约8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22.4%,同比增长18.3%,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券商API数据[0]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HPC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服务器采购量同比增长21%,其中GPGPU服务器占比从2024年的35%提升至42%。
全球HPC芯片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英伟达(Nvidia)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占比约25%,英特尔(Intel)占比约10%。国内厂商方面,沐曦与华为(昇腾芯片)、寒武纪(思元系列)、海光信息(DCU)形成第一梯队,合计占国内GPGPU市场的30%左右(2024年数据[0])。
具体来看,沐曦的核心竞争对手包括:
沐曦的核心技术优势在于自主研发的“曦光”(Xiguang)GPGPU架构,采用7nm制程(部分高端型号采用5nm),支持CUDA兼容的MXL编程模型,解决了国内企业对英伟达生态的依赖问题。
根据券商API数据[0],沐曦2025年推出的旗舰产品“曦光X300”芯片,单精度浮点算力达512 TFLOPS,双精度达256 TFLOPS,能效比(TFLOPS/W)较英伟达H100提升15%,在国内超算中心的测试中,性能表现优于华为昇腾910B。此外,公司在3D堆叠、Chiplet技术及高速互连(如HBM3e内存)方面的积累,进一步强化了产品的竞争力。
沐曦构建了“芯片-加速卡-服务器-软件”的全栈HPC解决方案:
这种全栈布局使沐曦能够为客户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粘性。
沐曦凭借技术优势,已进入国内多个核心客户群体:
券商API数据[0]显示,2025年上半年,沐曦HPC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5%,其中超算中心客户贡献了40%的收入,互联网企业客户增长最快(同比增长50%)。
根据沐曦2024年年报[0],公司全年营收12.1亿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3.5亿元,亏损主要源于研发投入(占比达55%)。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实现3.8亿元,同比增长38%,亏损收窄至0.8亿元,主要得益于HPC业务的规模效应及成本控制。
研发投入方面,沐曦2024年研发费用达6.6亿元,占比55%,主要用于GPGPU架构优化及先进制程芯片的研发。2025年,公司计划将研发投入占比保持在50%以上,重点推进5nm GPGPU及Chiplet技术的商业化。
沐曦作为国内HPC领域的龙头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GPGPU架构、全栈解决方案及客户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随着AI及科学计算需求的爆发,公司HPC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财务方面,虽然当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及规模效应的显现,预计2026年将实现盈亏平衡。投资建议方面,长期来看,沐曦具备较高的成长潜力,建议关注其5nm GPGPU产品的商业化进展及客户拓展情况。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开资料[1],如有冲突以API数据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