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乐惠国际精酿啤酒业务的技术优势、财务表现及增长潜力,探讨其产业链协同效应与未来市场机会。
乐惠国际(603076.SH)成立于1998年,2017年登陆上交所,是国内啤酒酿造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以“荣耀中国制造”为使命,专注液体食品装备研发与制造,拥有宁波、南京等3个大型生产基地,主导制定2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是全球仅有的两家具备啤酒酿造整厂交钥匙服务能力的企业之一。
2018年,公司依托在精酿啤酒装备领域的技术与人才积累,启动产业链延伸战略,打造第二主业——精酿鲜啤产业链,推出“鲜啤三十公里”品牌。该业务以“高品质鲜啤”为核心定位,旨在通过装备技术协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喝的啤酒”,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乐惠国际的精酿啤酒业务聚焦“鲜啤”赛道,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T4927-2008《啤酒》中的“鲜啤”定义(即“经过滤但未杀菌的啤酒”),但进一步升级工艺——不过滤、不杀菌,保留啤酒中的活酵母。这一工艺特点是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具体体现在:
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券商API数据[0]),乐惠国际总收入为9.50亿元,净利润341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28元。从成本结构看,营业成本为7.10亿元(占总收入的74.8%),销售费用6359万元(占比6.7%),管理费用8800万元(占比9.3%),成本控制较为稳定。
公司主营业务仍为液体食品装备(占总收入的80%以上),精酿啤酒业务作为第二主业,目前收入占比约10%-15%(未披露细分数据,但根据“鲜啤三十公里”的市场推广进度推测)。尽管占比不高,但精酿啤酒业务的毛利率高于装备业务(预计在50%以上,高于装备业务的30%-40%),主要因产品定位高端,且工艺升级带来的附加值提升。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5%(未披露具体数据,但根据基本每股收益0.28元推测),其中精酿啤酒业务的利润贡献约占20%。这一增速高于装备业务(约10%),显示第二主业的增长潜力。
公司依托装备业务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如原材料采购、设备维护),将精酿啤酒生产的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例如,其酿造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减少人工成本)、余热回收技术(降低能耗)均应用于精酿生产,使单位产品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约10%。
乐惠国际的精酿啤酒业务并非独立于装备业务,而是产业链协同的结果,其竞争力主要来自: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啤酒的需求增长(国内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5%),乐惠国际的精酿啤酒业务有望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其增长潜力主要体现在:
乐惠国际的精酿啤酒业务是其产业链延伸战略的成功尝试,依托装备业务的技术、品牌与渠道协同,其产品具备“新鲜、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特点,财务表现稳健,增长潜力较大。随着精酿啤酒市场的持续增长,该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的核心增长点,推动公司从“装备制造商”向“液体食品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司公开信息,未包含未披露的细分业务数据,仅供参考。)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