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赛力斯新能源汽车毛利率领先同行的五大核心原因

本文深入分析赛力斯新能源汽车毛利率领先同行的五大核心因素:产品结构优化、技术研发、规模效应、供应链管理和品牌溢价,揭示其高毛利率背后的商业逻辑。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赛力斯新能源汽车毛利率领先同行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赛力斯(601127.SH)作为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经营业绩持续高速增长。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比超8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5.04%至1451.76亿元;2025年三季度,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毛利率显著领先同行(如比亚迪、特斯拉等)。本文从产品结构、技术研发、规模效应、供应链管理、品牌溢价五大维度,深入分析赛力斯新能源汽车毛利率领先的核心逻辑。

二、核心分析维度

(一)产品结构优化:高端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拉动整体毛利率

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以AITO问界系列(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为核心,产品定位聚焦30-50万元价格带,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及中低端新能源汽车的售价。2024年,AITO问界系列销量占公司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60%以上(如问界M7销量15万辆、问界M9销量8万辆),其售价较同级别传统燃油车高10-20万元,较中低端新能源汽车高5-10万元。

高端产品的占比提升,直接拉动了整体毛利率。以2025年三季度数据为例,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占比超90%,其中AITO问界系列收入占比约70%,其毛利率约为35%(高于公司整体毛利率约5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毛利率仅约15%,中低端新能源汽车毛利率约25%。因此,产品结构向高端新能源汽车倾斜,是赛力斯毛利率领先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

(二)技术研发:核心三电自主可控,降低关键成本

赛力斯坚持“技术科技型企业”定位,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1%),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自主研发。核心三电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占整车成本约40%(其中电池占比约30%),自主研发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性能。

  • 电池技术:赛力斯自主研发的CTP(Cell to Pack)电池技术,将电池细胞直接集成到电池包,减少了中间结构件,能量密度提升15%,成本降低10%。例如,问界M9搭载的CTP电池,续航里程达700km,成本较外购电池低8-10%。
  • 电机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达3.0kW/kg(行业平均约2.5kW/kg),效率提升5%,成本降低12%。
  • 电控技术:自主研发的电控系统,集成了电机控制、电池管理、充电管理等功能,成本较外购低15%,且响应速度提升20%。

核心三电的自主可控,使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成本较同行低10-15%,直接提升了毛利率。

(三)规模效应:产销量增长摊薄固定成本

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高速增长,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42.95万辆(同比增长120%),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15%),规模效应显著摊薄了固定成本(如厂房、设备折旧、研发投入等)。

  • 固定成本分摊:2023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单位固定成本约1.2万元;2024年,随着产销量翻倍,单位固定成本降至0.8万元,下降33%。
  • 研发成本分摊: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分摊至42.69万辆新能源汽车,单位研发成本约1.65万元;若产销量增至50万辆,单位研发成本将降至1.41万元,下降14.5%。

规模效应使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的单位成本持续下降,从而提高了毛利率。

(四)供应链管理:智慧工厂与长期合作降低成本

赛力斯通过智慧工厂(拥有5000台机器人,运用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费用;同时与供应链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锁定原材料价格,降低采购成本。

  • 智慧工厂:问界M9的生产节拍为60秒/辆(行业平均约90秒/辆),生产效率提升50%,单位制造费用降低20%(从2023年的0.5万元降至2024年的0.4万元)。
  • 供应链合作:公司与锂、镍、钴等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如与天齐锂业签订5年锂矿供应协议),锁定原材料价格,避免了2024年锂价上涨(涨幅约30%)带来的成本压力。此外,与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合作开发低成本材料(如磷酸铁锂),进一步降低了电池成本。

(五)品牌溢价:NPS第一提升产品售价

赛力斯的AITO问界系列荣膺2024年新能源汽车品牌NPS(净推荐值)第一名(NPS=65%,行业平均约45%),说明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极高,愿意为品牌支付更高价格。

  • 产品售价:问界M9的售价为40-50万元,较同级别比亚迪唐EV(25-35万元)高15-15万元,较特斯拉Model Y(30-40万元)高10-10万元。
  • 销量与售价联动:NPS第一名带来了销量的快速增长(问界M7 2024年销量15万辆),同时消费者愿意为更高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支付溢价,使赛力斯的毛利率较同行高3-5个百分点。

三、结论

赛力斯新能源汽车毛利率领先同行的核心原因可总结为:产品结构向高端新能源汽车倾斜(拉动售价)、核心三电自主研发(降低关键成本)、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降低单位成本)、智慧工厂与供应链管理(降低制造与采购成本)、品牌溢价(提高产品售价)。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毛利率较同行高3-5个百分点,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未来,随着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进一步增长(计划2025年达到60万辆)、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计划2025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其毛利率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