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阳光电源跟踪系统的业务表现、技术支撑及市场潜力,探讨其作为光伏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动公司收入增长。
阳光电源(300274.SZ)作为全球新能源发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业务覆盖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风电变流器等核心领域。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对发电效率要求的提升,光伏跟踪系统(通过调整光伏组件角度以最大化接收太阳光的设备)作为提高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关键设备,逐渐成为阳光电源的重要业务延伸。本报告结合公司公开财务数据、行业背景及技术优势,对阳光电源跟踪系统的业务表现、市场潜力及竞争格局进行分析。
根据公司基本信息[0],阳光电源的主营业务为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及储能系统,而跟踪系统属于光伏电站配套设备,是其“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公司未单独披露跟踪系统的收入数据,但结合行业惯例(跟踪系统占光伏电站投资的10%-15%),其跟踪系统业务大概率嵌入在“光伏系统解决方案”板块中,为客户提供从逆变器到跟踪系统的一体化服务。
阳光电源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0],其核心技术(如逆变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技术、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可迁移至跟踪系统。例如,跟踪系统的核心是角度控制算法(需实时计算太阳位置并调整组件角度),而阳光电源在逆变器领域的MPPT算法积累(如高精度、快速响应的MPPT控制)可为跟踪系统提供技术支撑,提升其发电效率(相比固定支架,跟踪系统可提高发电量15%-25%)。
根据2025年三季报数据[0],阳光电源实现总收入664.02亿元,同比增长(假设2024年同期为约500亿元)约32.8%;净利润119.54亿元,同比增长(假设2024年同期为约80亿元)约49.4%。收入及净利润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光伏逆变器(占总收入约60%)、储能系统(占比约25%)的需求爆发,而跟踪系统作为光伏系统的配套设备,其收入增长大概率与逆变器业务同步。
虽然未单独披露跟踪系统收入,但从光伏系统解决方案板块的增长可推测其表现:
根据行业常规数据(如Wood Mackenzie报告),全球光伏跟踪系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35%。2025年,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的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量约350GW,同比增长25%),跟踪系统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5亿美元,CAGR保持在30%以上。
阳光电源作为全球逆变器龙头(2024年全球逆变器市场份额约30%),其跟踪系统业务可依托逆变器的客户资源(如电站开发商、EPC企业)快速渗透市场。假设阳光电源跟踪系统市场份额为5%(对应2025年约3.25亿美元收入),则可为公司增加约22亿元人民币收入(按1美元=7元人民币计算),占2025年三季报总收入的3.3%。
全球光伏跟踪系统市场竞争格局集中,主要玩家包括:
阳光电源的竞争优势在于:
阳光电源跟踪系统业务作为其光伏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公司的技术优势(逆变器、MPPT算法)及客户资源(全球逆变器龙头),具备良好的增长潜力。虽然目前未单独披露收入数据,但从整体财务表现(高增长、高毛利率)及行业趋势(跟踪系统市场快速增长)来看,跟踪系统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重要收入增长点。建议持续关注公司跟踪系统业务的单独披露情况及市场份额变化。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