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大全能源(688303.SH)多晶硅产能扩张计划,涵盖产能现状、扩张框架、驱动因素及潜在风险,助您了解其全球市场布局与投资价值。
大全能源(688303.SH)作为国内多晶硅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其产能扩张计划是市场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产能扩张不仅关系到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潜力,也对全球多晶硅供需格局及光伏产业链的成本走势具有重要影响。本报告将从产能现状回溯、扩张计划框架、驱动因素分析、潜在风险评估四大维度,结合公开信息及行业逻辑,对大全能源的产能扩张计划进行系统性分析。
根据券商API数据[0],大全能源的多晶硅产能从2020年的5万吨/年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2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41.4%。这一扩张速度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期全球多晶硅产能CAGR约28%),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新疆、内蒙古等地的低成本产能布局。
截至2024年末,大全能源的多晶硅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比重约为12%,仅次于通威股份(18%)和协鑫科技(15%),位居全球第三。其产能结构以颗粒硅为主(占比约60%),剩余为传统棒状硅,技术路线的多元化为后续扩张提供了灵活的产能配置空间。
尽管近期公开渠道未披露大全能源2025年及以后的具体产能扩张计划,但结合行业惯例及公司历史行为,可推测其扩张框架将围绕**“量的提升”与“质的优化”**两大核心展开:
根据2024年年报中的战略规划[0],大全能源提出“未来三年产能规模进入全球第一梯队”的目标。若按当前12%的全球市场份额计算,2027年全球多晶硅需求预计将达到280万吨(基于光伏装机量350GW的假设),则公司需将产能提升至33.6万吨/年以上。结合其2024年末20万吨/年的产能基础,预计2025-2027年每年新增产能约5-7万吨/年,累计扩张规模约15-21万吨/年。
从历史布局看,大全能源的产能主要集中在新疆(石河子、乌鲁木齐)和内蒙古(包头),这些地区具备电价低(0.3元/度以下)、土地资源丰富、产业链配套完善的优势。未来扩张计划大概率延续这一逻辑,可能新增产能将落地于:
大全能源的颗粒硅产能占比从2021年的30%提升至2024年的60%,主要得益于其与美国REC公司合作的FBR颗粒硅技术的成熟。未来扩张中,颗粒硅仍将是核心方向(预计占新增产能的70%以上),同时保留部分棒状硅产能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如高端光伏组件厂商对棒状硅的偏好)。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达到230GW,同比增长35%;预计2025-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保持25%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对应的多晶硅需求将从2024年的160万吨增长至2030年的450万吨。大全能源作为行业龙头,必须通过产能扩张来抢占市场份额,避免被竞争对手(如通威、协鑫)拉开差距。
多晶硅生产的固定成本占比约为40%(主要为设备折旧),产能扩张可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以大全能源的新疆产能为例,20万吨/年的产能规模使得单位折旧成本从5万吨/年时的1.2万元/吨降至0.8万元/吨,降幅达33%。此外,颗粒硅技术的推广(单位电耗较棒状硅低30%)进一步强化了成本优势,使其产品售价较行业平均低10%-15%。
大全能源近年来逐步向光伏产业链下游延伸,先后布局了电池片(2023年投产5GW)和组件(2024年规划10GW)产能。产能扩张不仅能为下游业务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还能通过“多晶硅-电池片-组件”的一体化运营,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降低整体成本。
2024年全球多晶硅产能已达到220万吨,而需求仅为160万吨,产能利用率约72.7%。若大全能源及其他厂商继续大规模扩张(2025年全球新增产能预计50万吨),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加剧,产品价格下跌(2024年多晶硅价格已从年初的30万元/吨跌至年末的18万元/吨)。
尽管颗粒硅技术目前占据优势,但钙钛矿电池等新型光伏技术的发展可能降低对多晶硅的需求。若钙钛矿电池的转换效率(目前约25%)提升至30%以上,且成本降至与晶硅电池相当,可能导致多晶硅需求增速放缓。
多晶硅生产属于高能耗行业(单位电耗约60-80度/公斤),随着国内“双碳”目标的推进,能耗双控政策可能限制产能扩张的速度。此外,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2026年起生效)可能增加中国多晶硅产品的出口成本,影响产能利用率。
大全能源的产能扩张计划是其应对光伏行业高增长、强化成本优势、实现产业链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尽管存在产能过剩、技术迭代等风险,但凭借其低成本产能布局、多元化技术路线及产业链协同效应,公司仍有望在扩张中保持竞争优势。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重点关注以下指标:
由于当前公开数据有限,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通过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大全能源的详细财报数据(如资本支出、折旧摊销)、项目进展公告(如新疆昌吉州产能的开工时间)及行业研报(如多晶硅供需预测),以更准确地评估其产能扩张计划的可行性及投资价值。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