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外市场销量增长可持续性分析 | 2025年展望

分析比亚迪海外销量增长驱动因素与风险:2024年海外销量30万辆(同比+200%),欧洲与东南亚市场表现亮眼。探讨产品竞争力、本地化生产及政策应对策略,预判未来3-5年增长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1 分钟

比亚迪海外市场销量增长可持续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NEV)龙头企业,近年来海外市场销量增长显著。2024年,比亚迪海外销量约30万辆(同比增长约200%),占总销量的15%左右;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进一步提升至18万辆(同比增长约50%),目标全年突破40万辆。本文从销量现状、市场布局、产品竞争力、政策环境、竞争格局五大维度,分析其海外增长的驱动因素与潜在风险,判断增长可持续性。

二、海外销量现状与近期增长驱动因素

(一)销量表现:高速增长但基数仍低

2023年,比亚迪海外销量约10万辆,2024年跃升至30万辆,主要得益于欧洲市场的突破(占海外销量的45%)和东南亚市场的规模化(占30%)。2025年上半年,欧洲市场销量约8万辆(同比增长60%),东南亚市场约6万辆(同比增长40%),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贡献剩余销量。尽管增速亮眼,但海外销量占比仍低于特斯拉(2024年海外占比约60%)和传统车企(如大众海外占比约70%),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二)近期增长驱动因素

  1. 产品适配性提升:比亚迪针对海外市场推出定制化车型,如元PLUS(欧洲市场命名为ATTO 3)、汉EV、唐EV等,满足当地消费者对续航(如元PLUS欧洲版续航510km)、配置(如L2+辅助驾驶)和设计的需求。其中,元PLUS在欧洲市场月销量稳定在1万辆以上,进入紧凑型SUV销量TOP5。
  2. 本地化生产初步见效:比亚迪在泰国的首个海外独资工厂(产能20万辆/年)于2024年投产,主要生产元PLUS和汉EV,有效降低了海运成本(约占出口成本的10%)和交付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2个月)。2025年,泰国工厂产能利用率已达80%,支撑了东南亚市场的增长。
  3. 政策红利释放:欧洲市场的碳排放法规(如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和新能源补贴(如德国对纯电动车的补贴最高达6000欧元),推动了NEV需求增长;东南亚市场(如泰国、印度尼西亚)的NEV补贴政策(如泰国对纯电动车免征购置税),也为比亚迪提供了增长契机。

三、海外增长的核心支撑:长期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布局:全球化网络逐步完善

比亚迪海外市场布局已覆盖欧洲、东南亚、中东、南美、大洋洲五大区域,其中欧洲(重点为德国、法国、英国)和东南亚(重点为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是核心市场。

  • 欧洲:2024年,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约13.5万辆,市场份额约8%(仅次于特斯拉的15%)。通过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如德国的Hedin Mobility),已建立超过200家销售网点;2025年,比亚迪计划在欧洲推出5款新车型(包括海豹、驱逐舰05),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 东南亚:泰国工厂(产能20万辆/年)已成为比亚迪在东南亚的生产基地,2024年泰国销量约6万辆(市场份额约25%);印度尼西亚工厂(产能30万辆/年)计划2026年投产,主要生产元PLUS和汉EV,覆盖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市场。
  • 新兴市场:中东(如沙特、阿联酋)和南美(如巴西、智利)市场销量增长迅速,2024年中东销量约4万辆(同比增长300%),主要得益于当地对NEV的高需求(如沙特的“2030愿景”计划将NEV占比提升至30%)。

(二)产品竞争力:技术与成本优势显著

比亚迪的技术储备是其海外竞争的核心优势:

  • 电池技术:刀片电池(CTB技术)具有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特点,元PLUS搭载的刀片电池续航可达510km(WLTP标准),优于同级别竞品(如大众ID.4的425km);
  • 混动技术:DM-i超级混动系统(亏电油耗3.8L/100km)在东南亚市场需求旺盛,2024年东南亚混动车型销量占比亚迪海外销量的30%;
  • 智能化:DiLink智能座舱(支持多语言)和DiPilot辅助驾驶系统(L2+级),满足海外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

此外,比亚迪的成本优势明显。由于垂直整合供应链(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自给率达90%),比亚迪车型的成本比欧洲传统车企(如大众、Stellantis)低约20%-30%,即使在欧洲市场售价高于国内(如元PLUS欧洲售价约3.5万欧元,国内约2.5万欧元),仍具有价格竞争力。

(三)政策应对:积极化解外部风险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2024年启动)是比亚迪海外增长的潜在风险。2025年,欧盟委员会初步裁定比亚迪存在补贴行为,建议征收15%-20%的反补贴税。比亚迪通过本地化生产(如欧洲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和价格调整(部分车型提价5%),降低了政策影响。此外,比亚迪积极参与欧洲市场的碳排放交易(ETS),通过出售碳排放配额获得额外收入,抵消部分成本压力。

四、海外增长的潜在风险

(一)竞争加剧:传统车企与中国品牌的挤压

  • 传统车企:大众、Stellantis等欧洲传统车企加速转型,2024年大众海外NEV销量约20万辆(同比增长150%),主要车型为ID.3、ID.4;Stellantis推出的e-2008、e-3008等车型,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也稳步增长。
  • 中国品牌:吉利(极氪)、长城(欧拉)、长安(阿维塔)等中国品牌也加速布局海外市场。2024年,极氪在欧洲的销量约3万辆(同比增长200%),欧拉在欧洲的销量约2万辆(同比增长150%),与比亚迪形成直接竞争。

(二)政策不确定性:部分市场的保护主义

除欧盟外,印度、巴西等市场也存在保护主义倾向。2024年,印度政府提高了电动车进口关税(从60%提升至75%),比亚迪通过与印度塔塔集团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计划2026年在印度投产(产能50万辆/年),规避关税风险。但部分市场的政策变化(如巴西的新能源补贴退坡)仍可能影响比亚迪的销量。

(三)汇率波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025年,人民币对欧元、美元的汇率升值约5%,导致比亚迪海外收入(以欧元、美元计价)折算成人民币后减少约5%。比亚迪通过外汇套期保值(如远期合约)和本地化采购(如欧洲市场的零部件采购占比提升至30%),降低了汇率波动的影响,但仍需持续应对。

五、结论与展望

(一)短期(1-2年):增长可持续

比亚迪海外销量在短期内(1-2年)将保持高速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 产品矩阵扩张:2025-2026年,比亚迪计划在海外推出10款新车型(包括海豹、驱逐舰05、仰望U8等),覆盖紧凑型、中型、大型SUV及轿车市场;
  • 本地化产能释放:泰国工厂(20万辆/年)、印度尼西亚工厂(30万辆/年)、欧洲工厂(20万辆/年)将逐步满负荷运行,支撑海外销量增长;
  • 政策支持:欧洲的碳排放法规(2030年碳排放目标比2021年降低55%)和东南亚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如泰国的“30/30”计划:2030年NEV占比30%),将持续推动需求增长。

(二)长期(3-5年):增长取决于本地化与政策应对

长期来看,比亚迪海外销量增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本地化进展政策应对能力

  • 本地化生产:若欧洲、印度等市场的本地化工厂能按时投产(如欧洲工厂2026年投产,产能20万辆/年),将有效降低成本和政策风险;
  • 政策应对:若能成功化解欧盟反补贴调查(如通过本地化生产降低补贴比例),将保持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 品牌升级: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如欧洲冠军联赛)和推出高端车型(如仰望U8),提升品牌认知度(目前比亚迪在欧洲的品牌知名度约60%,低于特斯拉的80%),吸引更多高端消费者。

(三)风险提示

  • 若欧盟反补贴税超过20%,比亚迪欧洲销量可能下降10%-15%;
  • 若传统车企(如大众)的NEV产品竞争力提升(如ID.7的续航达到600km),比亚迪欧洲市场份额可能被挤压;
  • 若印度、巴西等市场的保护主义加剧(如提高进口关税至100%),比亚迪在新兴市场的增长可能放缓。

六、总结

比亚迪海外市场销量增长的短期可持续性较强(1-2年),但长期可持续性需依赖本地化与政策应对。若能有效推进全球化布局(本地化生产、销售网络完善)、保持产品竞争力(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化解政策风险(反补贴调查、保护主义),比亚迪海外销量有望在未来3-5年保持15%-20%的年增长率,成为全球NEV市场的领军企业。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