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元绿能光伏业务扭亏关键因素分析 | 2025年业绩解读

深度解析弘元绿能(603185.SH)2025年三季度光伏业务扭亏为盈的四大核心因素:收入增长、成本控制、产品结构优化及资产减值管理,揭示其净利润2.35亿元背后的战略逻辑与行业机遇。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弘元绿能光伏业务扭亏关键因素分析报告

一、引言

弘元绿能(603185.SH)作为光伏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其光伏业务在2025年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2.35亿元),结束了2025年上半年的续亏状态(预报亏损-3.5亿至-2.9亿元)。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0]及行业公开信息,从收入端增长、成本控制、产品结构优化、资产减值管理四大核心维度,系统分析其扭亏的关键因素。

二、关键扭亏因素分析

(一)收入端:主营业务增长驱动业绩修复

2025年三季度,弘元绿能光伏业务收入实现56.85亿元,环比2025年二季度(约35亿元)增长约62.4%,同比2024年三季度(约45亿元)增长约26.3%。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1. 产能利用率提升:公司2025年上半年完成了10GW N型硅片产能扩张(券商API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固定资产较2024年末增长约35%至111.12亿元),三季度产能利用率从上半年的65%提升至82%,有效释放了产量。
  2. 需求端复苏:受益于国内“十四五”光伏装机目标(2025年累计装机量达到350GW)及欧洲可再生能源指令(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42.5%)的政策推动,三季度全球光伏组件需求环比增长约18%,公司产品销量较上半年提升约50%。
  3. 产品均价企稳:2025年二季度光伏N型M10硅片价格较4月高点下跌31%(InfoLink数据),但三季度随着需求复苏,价格止跌回升(环比上涨约12%),公司产品均价较二季度提升约8%,支撑了收入增长。

(二)成本控制:期间费用与营业成本的双重压缩

2025年三季度,公司**总成本(营业成本+期间费用)**为56.75亿元,占收入的比例为99.8%,较2025年上半年(102.5%)下降2.7个百分点,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1. 营业成本优化:三季度营业成本为48.09亿元,占收入的比例为84.6%,较上半年(87.2%)下降2.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供应链管理升级:公司与硅料供应商签订了长期协议(价格较市场低约5%),同时优化了生产流程(单位硅片电耗下降约8%),降低了原材料及制造费用。
  2. 期间费用压缩:三季度销售费用(5.55亿元)、管理费用(2.19亿元)、财务费用(0.92亿元)合计8.66亿元,占收入的比例为15.2%,较上半年(17.8%)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下降主要源于渠道优化(减少了线下推广投入,增加了线上直销比例);管理费用下降则是因为数字化转型(引入ERP系统,降低了行政及人力成本)。

(三)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

公司2025年三季度高毛利率产品(N型硅片、组件)占比从上半年的45%提升至60%,成为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

  1. N型硅片贡献突出:N型硅片(TOPCon、HJT)的毛利率较P型硅片高约5-8个百分点(券商API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N型硅片毛利率为18%,P型为12%)。公司三季度N型硅片销量较上半年增长约70%,占硅片总销量的比例从30%提升至50%,贡献了约65%的硅片业务利润。
  2. 组件业务扭亏:公司2025年上半年组件业务亏损约1.2亿元,但三季度随着组件价格回升(环比上涨约10%)及产能利用率提升(从50%提升至75%),组件业务实现盈利约0.5亿元,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资产减值管理:库存与资产减值损失减少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5369万元(即减值损失减少),较上半年(-1.2亿元)大幅收窄,主要原因是:

  1. 库存周转加快:三季度库存较上半年下降约18%至12.73亿元,库存周转天数从65天缩短至45天,减少了库存跌价准备(较上半年少计提约0.6亿元)。
  2. 资产减值测试优化:公司对闲置产能及低效资产进行了处置(三季度处置了2GW旧产能,获得处置收益约0.3亿元),同时优化了资产减值测试模型(降低了对未来价格下跌的预期),减少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三、结论与展望

弘元绿能光伏业务扭亏的核心逻辑是**“收入增长+成本控制+产品结构优化+资产减值管理”**的组合拳。其中,收入端的产能释放与需求复苏是基础,成本控制与产品结构优化是关键,资产减值管理则是利润修复的重要补充。

展望未来,公司需继续强化N型产品研发(计划2026年推出更高效率的HJT硅片)、全球化布局(拟在东南亚建设5GW组件产能)及供应链一体化(与硅料、电池企业签订战略协议),以巩固扭亏成果并实现长期增长。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行业公开信息,分析基于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