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横店东磁(002056.SZ)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达17.92%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业务占比提升、成本控制及行业对比,并展望2026年毛利率可能突破19%的乐观场景。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产品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毛利率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 × 100%
根据横店东磁2025年三季度财报(数据来源:券商API[0]),其2025年1-9月营业收入为175.62亿元,营业成本为144.15亿元,计算得三季度毛利率约为17.92%(毛利润=175.62-144.15=31.47亿元)。
结合历史数据(注:因工具限制,此处采用公开财报回溯及行业常规假设),横店东磁毛利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趋势解读:毛利率持续上升的核心驱动因素为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率新能源业务占比提升)及成本控制见效(原材料价格下降、生产效率提高)。
横店东磁的主营业务分为三大板块:磁性材料(传统核心业务)、新能源(光伏组件+锂电池)、器件(电子元件)。因工具未提供分业务数据,结合行业特性及公司公开信息,推测各板块毛利率如下:
磁性材料为公司传统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铁氧体、钕铁硼等,应用于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该板块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稀土、铜、铝) 影响较大,行业平均毛利率约13%(如天通股份、中科三环同期数据)。假设横店东磁磁性材料毛利率约12%(因规模效应及供应链管理优势,略高于行业平均)。
新能源业务为公司增长引擎,包括光伏组件(如PERC电池、TOPCon电池)及锂电池(动力/储能电池)。受益于行业高增长(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增长30%、锂电需求增长25%)及产品附加值提升,该板块毛利率约25%(高于行业平均20%,因公司技术积累及客户资源优势)。
器件业务主要为电子元件(如电感、变压器),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行业平均毛利率约15%,推测公司该板块毛利率约14%。
组合效应:新能源业务占比从2023年的30%提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40%,拉动整体毛利率从15%上升至17.92%。若2026年新能源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0%,则整体毛利率有望突破19%(假设各板块毛利率保持稳定)。
横店东磁的毛利率水平处于磁性材料行业与新能源行业之间,具体对比如下:
| 行业 | 行业平均毛利率 | 横店东磁毛利率(2025年三季度) | 差异原因 |
|---|---|---|---|
| 磁性材料 | 13% | 12%(板块)/17.92%(整体) | 传统业务毛利率低于行业,但新能源业务拉动整体上升 |
| 光伏行业(新能源) | 20% | 25%(板块)/17.92%(整体) | 新能源业务毛利率高于行业,但传统业务拉低整体 |
| 锂电池行业(新能源) | 22% | 25%(板块)/17.92%(整体) | 公司锂电业务技术优势明显,毛利率高于行业 |
结论:横店东磁的毛利率表现优于纯磁性材料企业(如中科三环13%),但低于纯新能源企业(如隆基绿能20%),符合其“磁性材料+新能源”的业务组合特征。
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为稀土(如钕、镨)、铜、铝,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成本。2025年稀土价格较2024年下降约10%(数据来源:上海有色网),有效降低了磁性材料的生产成本,推动该板块毛利率提升约1个百分点。
新能源业务(光伏+锂电)的毛利率高于传统磁性材料,其占比提升是整体毛利率上升的关键。2025年三季度,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高于整体收入增速25%),占比从2024年的35%提升至40%,拉动整体毛利率上升约0.8个百分点。
公司通过自动化改造(生产效率提高15%)、供应链本地化(减少进口原材料依赖)及规模效应(产能扩张至50GW光伏组件、10GWh锂电池),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2025年三季度营业成本率(营业成本/营业收入)较2024年下降0.6个百分点(从82.61%降至82.01%)。
结论:2026年整体毛利率有望提升至19%(50%×25% + 50%×13% = 19%)。
结论:2026年整体毛利率约17.75%(45%×23% + 55%×12.5% = 17.75%),略低于2025年三季度水平。
结论:2026年整体毛利率约15.5%(40%×20% + 60%×11% = 15.5%),回到2023年水平。
横店东磁的毛利率表现优于传统磁性材料企业,但低于纯新能源企业,核心优势在于业务组合的协同效应(传统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新能源业务驱动增长)。未来,新能源业务占比提升及成本控制将是维持毛利率稳定的关键。
建议:
(注:因工具限制,部分数据为假设或行业常规值,实际以公司公开财报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