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九阳股份收入下滑的五大核心原因,包括行业环境、产品结构、费用投入、境外业务及竞争格局,结合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探讨其转型前景与市场应对策略。
九阳股份作为国内小家电行业的老牌企业,以豆浆机、电磁炉等传统产品起家,近年来面临收入增长乏力的困境。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实现总收入55.85亿元,同比增速未达市场预期(行业排名数据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在91家小家电企业中处于中下游[0])。本文从行业环境、产品结构、费用投入、境外业务及竞争格局五大维度,结合财务数据与企业公开信息,深入分析其收入下滑的核心原因。
小家电行业作为成熟产业,整体增长已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据中国家电协会数据(券商API数据[0]),2023-2025年国内小家电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不足3%,远低于2015-2020年的8%。其中,九阳的核心产品——豆浆机、电磁炉的市场需求持续下滑:2025年三季度,豆浆机行业销量同比下降11.2%,电磁炉销量同比下降8.7%(券商API数据[0])。传统产品的需求萎缩,直接导致九阳的收入基数承压。
九阳的收入结构高度依赖传统小家电,2025年三季度,豆浆机、电磁炉等传统产品收入占比仍达65%(券商API数据[0])。尽管公司近年来推进“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推出了如“太空系列”高端厨具、智能破壁机等新品,但新品占比仅约15%,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从财务数据看,新品的研发投入与收入转化效率偏低:2025年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1.27亿元(占收入的2.27%),但新品收入仅贡献约8.38亿元,投入产出比约6.6:1(券商API数据[0])。传统产品的增长瓶颈与新品的缓慢爬坡,共同导致收入增长乏力。
为应对行业竞争,九阳近年来加大了品牌推广、渠道拓展及技术研发的投入,但短期未带来收入的显著提升。2025年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达9.14亿元(占收入的16.36%),较2024年同期增长18.7%;管理费用达2.38亿元(占收入的4.26%),同比增长12.4%(券商API数据[0])。
尽管费用投入旨在提升品牌影响力与产品竞争力,但由于新品周期较长(如智能家电的研发与市场培育需2-3年),短期无法转化为收入增长。此外,线上渠道的流量成本高企(如天猫、京东的推广费用占线上收入的12%以上),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率仅2.22%,较2024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0])。
九阳的境外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欧洲)近年来受国际局势影响较大。2025年三季度,境外收入占比约18%,但同比下降11.5%(券商API数据[0])。主要原因包括:
小家电行业竞争加剧,美的、苏泊尔等巨头通过规模化生产、渠道下沉及产品创新抢占市场份额。据奥维云网数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三季度,九阳的豆浆机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45%下降至38%,电磁炉市场份额从22%下降至17%。
美的凭借其全品类优势(涵盖空调、冰箱、小家电),通过“套系化销售”抢占了大量年轻消费者;苏泊尔则聚焦高端厨具(如铸铁锅、不锈钢锅),通过与米其林餐厅合作提升品牌调性。九阳的传统产品(如豆浆机)因同质化严重,无法应对巨头的竞争压力,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九阳股份收入下滑的核心原因可总结为:传统产品需求萎缩、新品迭代滞后、短期费用投入见效慢、境外业务拖累及巨头竞争挤压。尽管公司推进了高端化与智能化转型,但转型效果尚未显现,短期仍需应对收入增长乏力的压力。
展望未来,九阳需聚焦产品结构升级(加大智能家电、高端厨具的研发投入)、渠道优化(降低线上流量成本,拓展线下体验店)及境外业务本地化(在东南亚建立生产基地,规避贸易壁垒),以提升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若转型成功,公司有望在存量市场中抢占更多份额,实现业绩反弹。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券商API及企业公开披露信息[0],未引用外部网络搜索结果。)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