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东磁(002056.SZ)电池片业务作为新能源战略核心,2025年三季报显示收入175.62亿元,净利润增长50.1%-65.2%。分析其技术研发、产能布局及全球市场竞争力。
横店东磁(002056.SZ)是全球铁氧体磁性材料龙头企业,同时也是全球光伏组件TOP10制造商,核心战略为“做强磁性,发展新能源”。其中,新能源业务(包括电池片、光伏组件等)是公司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公司通过“扎根横店、面向全国、深度国际化”的布局,构建了覆盖全球的生产、物流与销售体系,光伏产品(如黑组件、高透亮组件)在欧洲、日本等分布式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是全球首批获得低碳认证的光伏组件制造商。
根据2025年三季报数据(公司预增公告),横店东磁2025年1-9月总收入约175.62亿元,净利润约18.08亿元,同比增长50.1%-65.2%。增长主要来自新能源业务的拉动:
公司通过“数智化转型”与“供应链前瞻性布局”,有效管理了原材料成本波动(如硅料价格变化)。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率约10.3%(18.08亿元/175.62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反映电池片业务的盈利质量改善。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光伏业务通过“研发投入+工艺优化”推出差异化产品(如高透亮组件、温室系统组件),这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电池片的技术升级(如TOPCon电池的效率提升)。尽管未披露具体技术进展,但公司“数智化转型”(如5G工厂、未来工厂)有望提升电池片生产的自动化与精准度,降低单位成本。
公司“深度国际化”的战略布局意味着电池片产能将逐步向海外延伸(如欧洲、东南亚),以贴近终端市场需求。此外,国内产能(如横店基地)通过技改升级,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支撑光伏业务的出货量增长。
公司光伏产品(含电池片)在欧洲、日本等分布式市场占据首选地位,主要得益于:
近期股价数据显示(2025年10月):
光伏电池片领域竞争激烈,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龙头企业均在扩张产能,横店东磁需应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压力。
电池片技术(如HJT、TOPCon)迭代速度快,若公司未能及时跟进新技术(如HJT的效率提升),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
硅料、金属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会影响电池片成本;欧洲、日本等市场的光伏政策变化(如补贴退坡)可能导致需求波动。
横店东磁的电池片业务是其“发展新能源”战略的核心,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量的增长(行业整体增速约30%/年),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公司的优势在于:
尽管面临竞争与技术风险,但公司通过“数智化转型”与“差异化战略”,有望巩固电池片业务的竞争力,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长期龙头。
(注: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2025年三季报、公开战略披露及近期股价表现。)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