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生益电子在AI算力相关PCB产品领域的技术积累、客户资源及财务表现,展望其在高性能PCB市场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迭代(如大模型、生成式AI),算力已成为AI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服务器、数据中心等算力设备对高性能印制电路板(PCB)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PCB作为电子设备的“骨骼”,其性能(如层数、传输速度、散热能力)直接影响算力设备的效率。生益电子(688183.SH)作为国内PCB龙头企业,凭借多年技术积累与客户资源,在AI算力相关产品领域具备显著优势,未来发展前景值得关注。
AI模型的规模(如GPT-4的万亿参数)与复杂度提升,推动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根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300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12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CAGR)达41%。其中,服务器(尤其是AI服务器)是算力的核心载体,其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500亿美元,CAGR约35%。
AI服务器与传统服务器的核心差异在于:
因此,高性能PCB是AI算力设备的“关键瓶颈”,其需求随AI算力增长而爆发。
生益电子作为国内PCB龙头,专注于定制化PCB研发与生产,其产品覆盖通信、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等领域,其中计算机/服务器板是AI算力相关的核心产品。
公司长期投入研发,掌握高多层(最高可达40层)、高速(DDR5、PCIe 5.0)、高频(5G/AI服务器)PCB技术,具备以下优势:
2025年三季度,公司研发支出达4.63亿元(占营收6.78%),主要用于高性能PCB技术迭代,为AI算力产品提供技术支撑。
公司客户涵盖华为、浪潮信息、IBM、三星等AI算力领域的核心企业:
这些客户的AI业务增长(如华为昇腾服务器2025年销量增长50%),直接带动公司AI算力相关PCB订单的增加。
公司近年来推动产品结构升级,高附加值PCB(如计算机/服务器板、通信设备板)占比从2023年的45%提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60%。其中,计算机/服务器板营收占比达30%,成为公司主要增长引擎(2025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6%,主要来自该板块)。
高附加值产品的毛利率(约25%)高于普通PCB(约15%),提升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也为AI算力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提供了资金支持。
2025年三季度,公司财务数据表现亮眼:
增长主要原因:高附加值产品(如AI服务器PCB)占比提升,以及客户(如华为、浪潮)AI业务增长带来的订单增加。
从财务数据看,公司已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AI算力相关产品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PCB龙头也在布局AI算力相关产品,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挤压毛利率。
AI算力设备对PCB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更高的层数、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好的散热),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优势,若研发进度滞后,可能失去市场份额。
公司客户集中在华为、浪潮等少数企业(2025年三季度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达55%),若客户AI业务调整(如华为减少服务器订单),可能影响公司业绩。
PCB的主要原材料(如覆铜板、铜箔)价格波动较大,若价格上涨,可能增加公司成本,影响毛利率。
生益电子作为国内PCB龙头,凭借技术积累、客户资源、产品结构升级,在AI算力相关产品(高性能PCB)领域具备显著优势。未来,随着AI算力市场的增长(预计2025-2030年CAGR达30%),公司将受益于以下因素:
尽管面临竞争与技术风险,但公司的核心优势(技术、客户、财务)使其在AI算力相关产品领域的发展前景向好,预计2026-2028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30%以上,成为AI算力产业链中的重要受益者。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