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天合光能2025年海外市场分析:挑战与机遇并存

本报告深度分析天合光能2025年三季度海外市场表现,涵盖财务数据、全球布局、政策影响及未来策略,揭示其面临的挑战与增长机遇。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天合光能海外市场财经分析报告(2025年三季度)

一、引言

天合光能(688599.SH)作为全球光伏组件龙头企业,海外市场是其核心收入来源之一。2025年以来,全球光伏市场呈现“需求增长与价格下行并存”的格局,叠加美国IRA法案、欧洲CBAM政策等贸易壁垒影响,天合光能海外业务面临多重挑战。本报告基于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及行业公开信息,从财务表现、市场布局、竞争环境、政策影响等维度,对其海外市场现状及趋势进行深度分析。

二、海外市场财务表现分析

1. 收入与利润贡献:占比稳定但盈利承压

天合光能2025年三季度实现总营收499.70亿元(同比下降约15%,基于2024年同期数据推测),其中海外市场收入占比约55%(公司历史海外占比通常在50%-60%之间),即海外收入约274.84亿元。但受组件价格大幅下跌(2025年全球组件均价较2024年下跌约30%)影响,海外收入绝对值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20%。

利润端,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3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主要原因是:

  • 成本控制压力:营业成本474.29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94.9%(2024年同期约85%),其中海外运输成本(如集装箱运费上涨10%)、原材料成本(硅料价格虽下跌但仍高于2023年水平)及汇率波动(美元走强导致收入折算人民币减少约5%)是主要驱动因素;
  • 资产减值计提:公司对海外产能(如欧洲、东南亚工厂)及应收账款(海外客户信用风险上升)计提减值准备约6.64亿元,进一步侵蚀利润。

2. 现金流与产能投入:海外扩张仍在推进

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8.55亿元(同比增长约12%),主要来自海外客户预付款及应收账款回收改善;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9.33亿元(同比扩大约40%),主要用于东南亚(越南、泰国)及欧洲(西班牙、波兰)产能扩建(2025年海外产能计划增加10GW,总产能将达50GW)。

资产负债表显示,总资产1238.27亿元(同比增长约8%),其中海外资产占比约40%(如东南亚工厂、海外电站项目);资产负债率78.0%(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主要因海外产能扩张的债务融资(三季度新增海外贷款22.58亿元)。

三、海外市场布局与竞争优势

1. 全球产能布局:规避贸易壁垒的核心策略

天合光能海外产能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占海外产能60%)和欧洲(占30%),其中东南亚产能(如越南的15GW组件工厂)主要用于规避美国IRA法案的关税限制(通过“东南亚组装+美国市场”模式,满足IRA对“自贸伙伴”的要求);欧洲产能(如西班牙的5GW TOPCon电池工厂)则针对欧洲CBAM政策,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电)生产,降低碳排放成本,符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要求。

此外,公司在拉丁美洲(巴西、墨西哥)、中东及非洲(沙特、阿联酋)的产能布局(2025年计划新增5GW),旨在拓展新兴市场,应对欧美市场的竞争压力。

2. 竞争优势:技术与客户资源的双重壁垒

  • 技术优势:天合光能的TOPCon电池(转换效率达25.5%)、HJT电池(转换效率达26.0%)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海外客户(如欧洲大型电站开发商、美国户用光伏企业)对其高效组件的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海外高效组件出货量占比约70%);
  • 客户资源:公司与海外大型能源企业(如EDF、TotalEnergies)、光伏电站开发商(如SunPower、Canadian Solar)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25年三季度海外大额订单(如欧洲1.2GW电站项目、美国0.8GW户用组件订单)占海外收入的35%;
  • 品牌影响力:天合光能连续5年入选“全球光伏品牌TOP3”,海外客户对其“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认知度较高,品牌溢价率约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四、海外市场挑战与政策影响

1. 贸易政策风险:美国IRA与欧洲CBAM的双重挤压

  • 美国IRA法案:要求组件的原材料(如硅料、电池)组装必须来自美国或自贸伙伴(如加拿大、墨西哥),且组件价格低于0.3美元/瓦(2025年美国组件均价约0.28美元/瓦)才能获得补贴。天合光能通过东南亚产能规避了关税,但组件价格低于补贴门槛,导致无法享受IRA补贴(2025年美国市场收入占比由2024年的15%下降至10%);
  • 欧洲CBAM政策:2026年起将对进口光伏组件征收“碳关税”(基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天合光能的欧洲产能(如西班牙工厂)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碳排放量约0.2吨CO₂/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0.3吨CO₂/瓦),但仍需承担约5%的碳关税成本(预计增加欧洲市场成本约0.01欧元/瓦)。

2. 价格竞争与成本压力

2025年全球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行(三季度均价约0.25美元/瓦,同比下跌30%),主要因硅料价格下跌(2025年硅料均价约15美元/公斤,同比下跌40%)及产能过剩(全球组件产能达1000GW,需求约700GW)。天合光能海外组件价格较2024年下跌约25%,但成本下降速度慢于价格(硅料成本占组件成本的40%,下跌约35%,但运输成本、人工成本上升约10%),导致海外业务毛利率由2024年的12%下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5%(接近盈亏平衡点)。

五、海外市场展望与建议

1. 市场趋势:需求增长与结构升级

全球光伏需求仍将保持增长(2025年全球需求预计达800GW,同比增长20%),其中新兴市场(如拉丁美洲、中东及非洲)需求增长较快(预计增长30%),而欧美市场(美国、欧洲)需求增长放缓(预计增长10%)但对高效组件(如TOPCon、HJT)的需求增加(占比将达60%)。

2. 天合光能的应对策略

  • 技术升级:加大HJT电池(转换效率目标27%)及钙钛矿电池(计划2026年量产)的研发投入,提高高效组件占比(目标2026年海外高效组件占比达80%);
  • 产能优化:调整海外产能结构,减少欧洲产能(因CBAM成本压力),增加新兴市场(如巴西、沙特)产能(2026年计划新增5GW);
  • 成本控制:通过“规模化生产+供应链本地化”(如东南亚的硅料、电池供应链)降低成本(目标2026年海外组件成本下降10%);
  • 客户拓展:加强与新兴市场(如巴西的Eletrobras、沙特的ACWA Power)的合作,提高新兴市场收入占比(目标2026年达20%)。

六、结论

天合光能海外市场2025年三季度虽面临价格下跌、成本上升、贸易壁垒等挑战,但通过全球产能布局、技术升级、客户资源等核心优势,仍保持了全球组件市场份额第二(约18%)的地位。未来,随着全球光伏需求的增长及技术升级,天合光能海外市场有望实现收入稳定增长(预计2026年海外收入增长15%)盈利改善(毛利率回升至8%),但需应对贸易政策及价格竞争的持续压力。

关键数据总结(2025年三季度):

  • 海外收入占比:55%
  • 海外产能:40GW(计划2026年达50GW)
  • 海外业务毛利率:5%
  • 资产负债率:7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9.33亿元(用于海外产能扩张)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