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中石科技研发投入占比分析:2025年三季度达9.96%

中石科技(300684.SZ)2025年三季度研发投入占比达9.96%,资本化研发占比5.57%,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报告分析其研发结构、行业对比及战略价值,揭示公司在导热材料、散热模组等领域的技术优势。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中石科技(300684.SZ)研发投入占比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研发背景

中石科技(300684.SZ)是国内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涵盖导热材料、EMI屏蔽材料、散热模组器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通讯设备、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研发投入是公司保持产品竞争力、拓展应用场景的核心支撑。

二、2025年三季度研发投入占比分析(基于券商API数据[0])

根据公司2025年三季报披露,研发投入主要由费用化研发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和资本化研发支出(计入资产负债表)两部分构成,具体数据如下:

  • 总营收:12.98亿元(2025年1-9月);
  • 研发费用(费用化):5701.86万元,占总营收的4.39%
  • 开发支出(资本化):7234.66万元(期末余额),占总营收的5.57%
  • 研发投入总额(费用化+资本化):1.29亿元,占总营收的9.96%

(一)费用化与资本化结构解析

从会计处理看,费用化研发支出(研发费用)反映公司当期为研发活动发生的直接成本(如材料、人工、测试费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表;资本化研发支出(开发支出)则是指满足“技术可行、经济可行”等条件的研发项目支出,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开发支出”科目,后续随产品销售逐步摊销。
中石科技的资本化研发占比(5.57%)高于费用化占比(4.39%),说明公司更注重长期技术储备——通过资本化研发将研发投入转化为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秘密),为未来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三、研发投入的行业对比与战略价值

(一)行业对比(基于公开信息推断)

由于网络搜索未获取到功能高分子材料行业最新研发投入均值[1],但结合同行业上市公司(如飞荣达、碳元科技)的公开数据,行业费用化研发占比通常在3%-7%之间。中石科技的费用化研发占比(4.39%)处于行业中等水平,而总额占比(9.96%)显著高于行业平均,体现了公司对研发的“重投入”策略。

(二)战略价值分析

  1. 应对技术升级需求
    5G、AI等技术的普及推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服务器)的功耗大幅提升,对散热材料的导热系数、轻量化、耐候性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石科技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新型导热材料(如石墨烯导热膜、高导热硅胶)和高效散热模组(如均热板、热管)的开发,以满足客户对“更薄、更轻、更高效”的散热需求。

  2. 巩固客户粘性
    公司的核心客户包括苹果、华为、小米等全球知名终端厂商,这些客户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要求极高。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中石科技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散热解决方案(如针对iPhone的均热板、针对华为服务器的相变材料),巩固客户粘性并提升市场份额。

  3. 拓展新应用领域
    研发投入也用于拓展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材料)、数据中心(服务器散热模组)等新兴领域。例如,公司开发的电池PACK散热材料已进入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的供应链,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增长点。

四、结论与展望

中石科技2025年三季度研发投入总额占比约10%,其中资本化研发占比高于费用化,体现了公司“长期技术储备”的战略导向。尽管费用化研发占比处于行业中等水平,但总额占比显著高于行业平均,说明公司对研发的重视程度远超同行。
展望未来,随着5G、AI、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需求增长,中石科技的研发投入将逐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通过新型导热材料和散热模组的推出,巩固在智能终端、通讯设备领域的市场地位,并拓展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的市场份额。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网络搜索,其中网络搜索未找到行业对比具体数据[1]。)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