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荣达(300602.SZ)作为电磁屏蔽及导热材料龙头,2025年净利润增长超110%。报告分析其核心业务、行业规模(2025年全球235亿美元)及增长驱动(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灵巧手等),未来市场份额有望突破10%。
飞荣达是国内领先的电磁屏蔽及导热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营业务涵盖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导热材料及器件两大核心品类,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设备、计算机、手机终端、汽车电子、AI智能终端等领域。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2025年三季度实现总收入46.17亿元,同比增长29.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0.8%-129.96%,业绩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其在细分领域的竞争力持续提升。
电磁屏蔽材料主要用于解决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EMI)问题,随着5G、AI、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升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报告[1],2023年全球电磁屏蔽材料市场规模约120亿美元,预计2023-2030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0%,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39亿美元(约973亿元人民币)。其中,消费电子(手机、电脑)和通讯设备是核心需求场景,占比约60%;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占比逐步提升,成为增长新引擎。
导热材料用于电子设备的散热解决方案,随着设备功率密度提升(如AI芯片、服务器液冷),需求快速增长。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2]显示,2023年全球导热材料市场规模约80亿美元,预计2023-2030年CAGR为10.0%,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96亿美元(约672亿元人民币)。其中,服务器液冷、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是主要增长驱动,占比约40%;消费电子(如高端手机、智能终端)占比约30%,需求持续升级。
根据公司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总收入46.17亿元,假设全年收入约61.56亿元(按三季度占比75%估算),其中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占比约50%(30.78亿元),导热材料及器件占比约50%(30.78亿元)。结合上述行业市场规模,公司在电磁屏蔽材料市场的份额约3.16%(30.78亿元/973亿元),在导热材料市场的份额约4.58%(30.78亿元/672亿元)。尽管当前份额不高,但考虑到公司业绩增速(2025年净利润增长超110%)远高于行业平均(8%-10%),未来份额提升空间显著。
(1)消费电子需求回暖与技术升级:2025年消费电子市场(如手机、电脑)需求回暖,终端产品对电磁屏蔽及导热材料的用量显著提升。公司作为华为、小米等核心客户的供应商,新项目产品放量推动消费电子领域收入增长,市场份额稳步提升[0]。
(2)AI与服务器液冷散热趋势:AI服务器、高性能计算设备的功率密度提升,液冷散热成为行业主流。公司加大服务器液冷散热技术研发投入,已推出相关产品并获得客户认证,有望在未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0]。
(3)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需要大量导热材料,公司已进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供应链,汽车电子领域收入占比逐步提升(2025年三季度占比约15%),成为新的增长极。
公司布局的灵巧手(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业务,目前产品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处于送样与测试阶段。随着机器人、AI智能终端的普及,灵巧手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预计未来3-5年成为公司新的收入来源[0]。
AI智能终端(如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对电磁屏蔽及导热解决方案的需求升级,公司紧跟客户需求,研发适用于AI终端的高性能材料(如高导热硅胶、电磁屏蔽膜),已获得百度、阿里等客户的订单,市场渗透加速[0]。
飞荣达所处的电磁屏蔽与导热材料市场均为高增长赛道,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合计约235亿美元(约1645亿元人民币),且未来7年保持8%-10%的复合增长。公司作为国内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研发(如液冷散热、AI终端材料)、客户资源(华为、小米、比亚迪)及业绩增速(2025年净利润增长超110%),市场份额有望从当前的3%-5%提升至10%以上,对应未来3-5年的收入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市场空间潜力巨大。
此外,公司在灵巧手、AI智能终端等新兴领域的布局,将进一步拓展成长边界,长期来看,飞荣达有望成为覆盖“电磁屏蔽+导热+智能器件”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空间广阔。
(注:报告中行业市场规模数据来源于Grand View Research、MarketsandMarkets等权威机构预测[1][2];公司财务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