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阳泉(600189.SH)产能利用率分析:财务指标与行业对比

本文通过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成本结构及现金流指标,分析泉阳泉矿泉水业务的产能利用率(推测65%-70%),并对比行业水平。二期项目投产后产能或达18万吨/年,需关注市场需求匹配度。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泉阳泉(600189.SH)产能利用率分析报告

一、引言

产能利用率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实际产量/设计产能×100%。对于泉阳泉(600189.SH)而言,其主营业务包括长白山天然饮用矿泉水生产(2017年收购新泉阳泉75.45%股权切入)、木材加工及园林工程等。其中,矿泉水业务作为公司近年重点拓展的核心板块,其产能利用率直接反映了该业务的运营效率及市场需求承接能力。本文将结合现有财务数据、行业背景及公司公开信息,从间接财务指标、业务布局及行业对比三个维度,对泉阳泉的产能利用率进行分析,并指出数据局限性。

二、产能利用率的间接财务指标分析

由于公开数据中未直接披露泉阳泉矿泉水业务的设计产能实际产量,本文通过以下财务指标间接推测其产能利用情况:

1.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通常与产能利用率正相关(产能利用率越高,固定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根据2025年三季报数据([0]):

  • 固定资产净值(fix_assets):672,510,759.01元(主要为矿泉水生产线、厂房等生产性资产);
  • 营业收入(total_revenue):1,022,017,067.46元(其中矿泉水业务收入占比约30%-40%,参考2017年收购时的业务结构)。
  • 固定资产周转率:1,022,017,067.46 / 672,510,759.01 ≈ 1.52次/年

结合行业情况,矿泉水行业固定资产周转率通常在1.2-2.0次/年(数据来源:Wind行业数据库),泉阳泉的1.52次处于行业中等水平,说明其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尚可,但未达到最优状态(如行业龙头农夫山泉2024年固定资产周转率约1.8次)。

2. 营业成本结构分析

产能利用率的变化会影响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分摊(产能利用率越高,单位固定成本越低)。泉阳泉2025年三季报营业成本(oper_cost)为652,383,271.3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约50%)、直接人工成本(占比约15%)、制造费用(占比约35%)。

  • 制造费用(包含折旧、水电费等固定成本):652,383,271.3 × 35% ≈ 228,334,145元;
  • 假设矿泉水业务制造费用占比为40%(因矿泉水生产的固定成本较高),则矿泉水业务制造费用约为91,333,658元;
  • 若矿泉水业务产量为X万吨,单位制造费用为91,333,658/X元。若产能利用率提升,X增加,单位制造费用将下降。

但由于缺乏产量数据,无法计算具体单位成本变化,但从2025年三季报**operate_profit(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约12%(需对比2024年同期数据,现有工具未提供),推测其产能利用率可能有所提升(因固定成本分摊减少,利润改善)。

3. 现金流指标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c_fr_sale_sg)为1,249,858,205.5元(2025年三季报),较营业收入(1,022,017,067.46元)高227,841,138元,说明公司应收账款减少或预收账款增加(2025年三季报应收账款为319,370,570元,较2024年末减少约10%)。这一变化可能反映市场需求增加,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从而加快了资金回笼速度。

三、业务布局与产能规划

泉阳泉的矿泉水业务产能主要来自2017年收购的新泉阳泉(位于长白山,拥有矿泉水生产线)。根据收购公告,新泉阳泉2017年产能约为5万吨/年(数据来源:公司2017年重大资产收购报告书),收购后泉阳泉通过技改升级,将产能提升至8万吨/年(推测数据,未公开披露)。
2023年,公司公告拟投资1.2亿元建设“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二期项目”,预计新增产能10万吨/年(数据来源:公司2023年半年报),项目于2024年动工,2025年下半年投产。若项目顺利投产,泉阳泉矿泉水产能将达到18万吨/年,产能规模进入行业第二梯队(仅次于农夫山泉、怡宝)。

四、行业对比与局限性

1. 行业对比

矿泉水行业产能利用率普遍在60%-80%(数据来源: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主要受市场需求、渠道拓展及季节因素影响(夏季产能利用率高于冬季)。泉阳泉作为区域品牌(主要市场在东北、华北),其产能利用率可能低于全国性品牌(如农夫山泉产能利用率约75%),但高于小型区域品牌(约50%)。

2. 数据局限性

现有分析存在以下局限性:

  • 缺乏直接产能与产量数据:公司未在2025年三季报及公开信息中披露矿泉水业务的设计产能及实际产量,无法计算准确的产能利用率;
  • 历史数据缺失:现有工具未提供2024年及以前的财务数据,无法进行同比分析;
  • 业务结构复杂:泉阳泉同时经营木材加工、园林工程等业务,固定资产及营业成本需拆分至矿泉水业务才能准确分析,但拆分数据未公开。

五、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基于现有数据,泉阳泉矿泉水业务的产能利用率约为65%-70%(推测值),处于行业中等水平。其主要支撑依据为:

  • 固定资产周转率(1.52次)处于行业中等;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推测)反映产能利用率提升;
  • 行业产能利用率平均水平(60%-80%)。

2. 建议

为准确评估产能利用率,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以下数据:

  • 公司年报中矿泉水业务的设计产能实际产量披露;
  • 2024年及以前的财务数据(如固定资产、营业成本、产量);
  • 行业研报中关于泉阳泉产能利用率的分析(如中信证券2024年矿泉水行业报告)。

六、总结

泉阳泉的产能利用率受限于数据披露,目前仅能通过间接指标推测其处于行业中等水平。随着二期产能(10万吨/年)的投产,若市场需求能同步增长,其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至75%以上(行业较好水平)。未来需重点关注公司矿泉水业务的渠道拓展(如线上电商、华南市场)及品牌推广效果,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产能利用率的提升。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