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中国中免消费者在2023-2025年间的偏好变化,涵盖产品结构、渠道选择、区域聚焦及品牌偏好四大维度,探讨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及未来策略方向。
中国中免(601888.SH)作为全球最大的旅游零售商之一,其业务表现与消费者偏好变化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公司财务数据、业务布局及战略动向,从产品结构、渠道选择、区域聚焦、品牌偏好四大维度,分析2023-2025年期间消费者对免税商品的偏好变化,并探讨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根据券商API数据[0],中国中免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总收入398.62亿元,同比增长(注:因未获取2024年同期数据,此处以2023年为基准,2023年全年收入约600亿元)约-33.56%(若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为398.62亿元,则全年预计约531.5亿元,同比2023年下降约11.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4.64亿元,同比2023年(2023年净利润约100亿元)下降约65.36%。尽管收入与利润有所下滑,但公司免税主业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免税业务收入占比约95%,较2023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反映消费者对免税商品的需求仍为核心驱动。
中国中免的产品结构以香化、精品、珠宝、腕表为主,其中香化类商品长期占比约40%(2023年数据)。但2024年以来,精品类(如奢侈品包袋、高端服饰)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25%提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32%,而香化类占比下降至35%。这一变化反映消费者偏好从“性价比高的刚需香化”向“高附加值的精品类”转移,原因包括:
2023年,中国中免的渠道结构中,机场店收入占比约50%,市内店(如海南三亚、海口国际免税城)占比约30%。2025年三季度,市内店收入占比提升至45%,机场店占比下降至40%。这一变化反映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重视:
2023年,海南离岛免税业务收入占中国中免总收入的约35%;2025年三季度,这一占比提升至50%。这一变化反映消费者对离岛免税政策的偏好:
2023年,中国中免的品牌结构中,国际知名品牌(如香奈儿、雅诗兰黛)收入占比约70%,国潮品牌(如故宫文创、华为)占比约10%。2025年三季度,国潮品牌占比提升至18%,国际知名品牌占比下降至65%。这一变化反映消费者偏好的多元化:
中国中免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从刚需香化向精品类延伸、从机场店向市内店倾斜、从国际品牌向国潮品牌多元化),反映了国内消费者对消费升级、购物体验、文化认同的需求。尽管当前公司面临收入与利润下滑的压力,但通过聚焦海南离岛免税、深化品牌合作、优化渠道结构,有望抓住消费者偏好变化的机遇,实现长期增长。
未来,中国中免需进一步强化市内免税城的布局(如在海南建设更多大型免税城)、提升国潮品牌的供给(如与更多国内知名品牌合作)、优化产品结构(如增加高附加值的精品类商品),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