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飞荣达(002863.SZ)的技术实力,涵盖研发投入、技术资质、低碳技术应用及产业化能力,揭示其智能制造与创新优势,同时指出研发投入提升空间。
飞荣达(002863.SZ)是国内专业的铝合金车轮制造商,主要从事铝合金轮毂及型材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作为制造型企业,技术实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公司公开财务数据、资质认证及自身披露的技术信息,从研发投入、技术资质、应用产业化等维度,对其技术实力进行系统分析。
研发投入是衡量企业技术实力的基础指标,反映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及资源投入力度。
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研发支出(rd_exp)为130,633,197.74元(累计到三季度),占同期营业收入(4,028,977,529.95元)的3.24%。该比例在制造企业中处于中等水平(参考: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占比通常在3%-5%之间),说明公司已形成一定的研发投入力度,但仍有提升空间。
根据公司介绍,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技术资质是企业技术实力的官方认可,反映其在技术创新、研发能力方面的行业地位。
公司及子公司(云南摩轮公司、今飞智造摩轮公司)均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介绍[0]),这是对企业研发投入、核心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的综合认可。
2021年度,公司被认定为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介绍[0]),体现了其在铝合金轮毂领域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及新颖化优势。
子公司云南富源今飞被认定为云南省第二十五批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介绍[0]),标志着其在区域内的技术研发能力处于领先水平。
公司荣列2021年度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第78位(公司介绍[0]),反映其在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创新能力处于中上游水平。
技术实力的最终体现是其产业化应用及市场价值转化能力。
公司充分运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打造智能生产线,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监控与优化。例如,通过柔性化生产线,可快速切换产品型号,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通过智能化设备,提高产品精度及一致性,降低次品率。
公司利用云南、宁夏的低碳水电铝资源,就近设厂生产铝合金轮毂,不仅降低了铝材采购成本,更通过“低碳水电铝”标签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在“双碳”背景下,低碳产品已成为公司拓展市场的重要抓手,尤其契合新能源汽车对“绿色零部件”的需求(虽未明确披露新能源客户,但低碳属性符合行业趋势)。
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摩托车铝合金轮毂,凭借技术积累,为中国品牌车企出海(如泰国罗勇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及售后保障(公司介绍[0])。其产品覆盖传统燃油车及可能的新能源车型,体现了技术应用的广泛性。
技术团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载体,公司管理层及研发团队的背景影响着技术实力的持续提升。
公司总经理张建权为本科学历,虽未具体披露技术团队规模,但公司介绍中多次提及“技术积累”“智能制造技术积累”,说明管理层重视技术研发(公司介绍[0])。
公司围绕“技术创新驱动”开展工作,通过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等资质,推动研发管理规范化。例如,子公司云南富源今飞申报企业技术中心,就是研发管理能力的体现。
由于未获取到专利数量、核心技术领域、客户认可等外部信息(网络搜索未找到相关结果),无法全面评估公司技术实力的行业地位(如核心技术是否具备领先性、专利布局是否完善等)。
3.24%的研发占比在制造企业中处于中等水平,若要进一步增强技术竞争力,需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尤其是在低碳技术、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的投入。
飞荣达的技术实力主要体现在智能制造能力、低碳技术应用及资质认证方面:
但受限于外部信息缺失及研发投入占比中等,其技术实力的行业领先性及核心技术壁垒仍需进一步验证。未来,若能提高研发投入、加强专利布局及核心技术披露,技术实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注:本报告基于公司公开信息及财务数据,未包含外部专利、客户认可等信息,分析深度受限于数据可得性。)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