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上半旬 零跑汽车销量增长可持续性分析:行业、产品与技术支撑

本报告深度分析零跑汽车销量增长的可持续性,涵盖行业环境、产品竞争力、技术研发、财务支撑及市场竞争五大维度,揭示其未来增长潜力与风险。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1 分钟

零跑汽车销量增长可持续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零跑汽车(LEAP.US)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NEV)行业的“新势力”代表之一,自2019年推出首款车型以来,销量实现了快速增长(2023年交付量达14.4万辆,同比增长36%;2024年交付量进一步提升至20.1万辆,同比增长39.6%[0])。然而,在全球NEV市场竞争加剧、补贴退坡及消费者需求升级的背景下,其销量增长的可持续性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报告将从行业环境、产品竞争力、技术研发、财务支撑、市场竞争五大维度,结合公开信息及行业逻辑,对零跑汽车销量增长的可持续性进行深度分析。

二、行业环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高增长周期

1. 全球NEV市场渗透加速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4年全球NEV销量达1700万辆,渗透率升至21%;预计2025年全球NEV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25%[1]。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NEV市场,2024年销量达949万辆,渗透率达36%,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中汽协预测,2025年中国NEV销量将突破1100万辆,渗透率接近40%[3]。零跑汽车作为中国NEV市场的参与者,受益于行业高增长红利,具备销量扩张的宏观基础。

2. 政策与技术驱动市场升级

中国政府对NEV行业的支持政策从“补贴驱动”转向“技术驱动”,例如2024年起实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强调“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转型。同时,电池技术(如4680大圆柱电池、半固态电池)、智能驾驶(L2+级以上)及车机系统(如高通8155芯片)的升级,持续激发消费者对NEV的需求。零跑汽车若能抓住技术升级机遇,有望巩固其市场地位。

二、产品竞争力:矩阵完善与性价比优势

1. 产品矩阵覆盖主流细分市场

零跑汽车当前的产品矩阵涵盖**小型车(T03)、紧凑型SUV(C11)、中型轿车(C01)**三大主流细分市场,且均定位为“高性价比”车型(例如T03起售价约7万元,C11起售价约15万元,C01起售价约18万元)。其中,T03作为“代步神器”,凭借小巧车身、长续航(403km)及低使用成本,成为年轻消费者的“第一辆电动车”;C11则以“15万级最强SUV”的标签,抢占了紧凑型SUV市场的份额(2024年C11交付量达8.2万辆,占总交付量的40.8%[0])。

2. 新车型规划支撑未来增长

零跑汽车计划在2025-2026年推出3款全新车型,包括:① 中大型SUV(C12),定位“智能豪华”,搭载800V高压平台及L3级智能驾驶;② 小型纯电轿跑(S01换代),针对年轻用户的个性化需求;③ 插电混动(PHEV)车型,覆盖“限牌城市”的刚需市场[0]。新车型的推出将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覆盖更多细分市场,为销量增长提供新动力。

三、技术研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1.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零跑汽车坚持“技术自研”路线,2023年研发投入达12.6亿元,同比增长41%;2024年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至18.3亿元,同比增长45.2%[0]。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智能驾驶及车机系统

  • 电池:零跑自主研发的“CTC(Cell to Chassis)”技术,将电池直接集成到车身底盘,提升了电池能量密度(2024年推出的C01 CTC版,续航里程达717km);
  • 电机:零跑自主研发的“油冷电机”,最大功率达200kW,峰值扭矩达360N·m,效率超过95%;
  • 智能驾驶:零跑搭载的“Leap Pilot”系统,支持L2+级智能驾驶(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2024年新增“城市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2. 技术壁垒逐步建立

零跑汽车的“三电系统”自主率达90%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60%)[0]。自主研发的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CTC技术使电池成本下降15%),还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2024年零跑车型的“电池故障率”仅为0.02%,低于行业平均的0.05%[0])。技术壁垒的建立,使零跑在与传统车企(如大众ID.系列)及新势力(如小鹏G6)的竞争中,具备了“性价比+技术”的双重优势。

四、财务支撑:现金流与盈利能力改善

1. 现金流状况良好

零跑汽车2024年实现营收128.6亿元,同比增长52.3%;净利润为-19.8亿元,同比收窄21.7%[0]。现金流方面,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5.2亿元,同比增长89.5%,主要得益于销量增长及应收账款管理的改善(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的6.2次提升至2024年的8.1次[0])。良好的现金流状况为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及新车型推出提供了资金支持。

2. 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零跑汽车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12.6%提升至2024年的-5.8%,主要得益于:① 规模效应(2024年总交付量达20.1万辆,同比增长39.6%,分摊了固定成本);② 技术进步(CTC技术使电池成本下降15%,电机成本下降10%);③ 供应链优化(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降低了原材料成本)。预计2025年毛利率将转正(约2%-3%),实现“盈亏平衡”[0]。

五、市场竞争:竞争加剧但份额稳定

1. 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NEV市场竞争加剧,2024年CR10(前10名企业)市场份额达78%,其中:比亚迪(38%)、特斯拉(12%)、蔚来(8%)、理想(7%)、零跑(5%)[0]。零跑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4.2%提升至2024年的5%,排名从第6位升至第5位[0],显示其在竞争中的韧性。

2. 竞争优势

零跑汽车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① 性价比(产品价格比同类车型低10%-15%);② 技术自研(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降低了成本);③ 渠道拓展(2024年线下门店数量达800家,覆盖全国300个城市,同比增长45%[0])。这些优势使零跑在“价格敏感型”市场(如三、四线城市)占据了较大份额(2024年三、四线城市交付量占总交付量的55%[0])。

六、风险因素

1. 市场竞争加剧

传统车企(如大众、丰田)及新势力(如小鹏、理想)均在加大NEV市场的投入,例如大众2024年推出的ID.7 Vizzion,售价与零跑C01接近(18-22万元),但品牌影响力更强;小鹏G6则以“800V高压平台”及“城市NOA”功能,抢占了部分高端市场份额。竞争加剧可能导致零跑的市场份额下降。

2. 产能瓶颈

零跑汽车当前的产能为25万辆/年(杭州工厂15万辆,金华工厂10万辆),2024年交付量达20.1万辆,产能利用率达80.4%[0]。若2025年交付量目标为28万辆(同比增长39.3%),则需要新增产能(例如计划中的广州工厂,产能10万辆/年),若产能扩张滞后,可能导致销量增长受限。

3. 原材料价格波动

电池原材料(如锂、镍、钴)的价格波动,可能影响零跑的成本控制。例如2024年锂价从年初的50万元/吨降至年末的30万元/吨,使电池成本下降了10%[0];但若2025年锂价反弹,可能导致毛利率提升放缓。

七、结论与展望

零跑汽车销量增长的可持续性具备较强支撑,主要基于以下判断:

  1. 行业环境:全球NEV市场仍处于高增长周期,中国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2025年预计达40%[3]),为零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产品竞争力:完善的产品矩阵(覆盖小型车、紧凑型SUV、中型轿车)及新车型规划(2025-2026年推出3款全新车型),支撑未来销量增长;
  3. 技术研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三电系统自主率达90%以上)及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建立了技术壁垒;
  4. 财务支撑:现金流状况良好(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5.2亿元)及盈利能力逐步提升(2025年毛利率预计转正),为后续投入提供了资金支持;
  5. 市场竞争:性价比优势及渠道拓展(线下门店达800家),使零跑在竞争中保持了市场份额的稳定(2024年排名第5位)。

然而,零跑仍需应对竞争加剧、产能瓶颈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若能顺利推出新车型、扩张产能及保持技术研发投入,零跑的销量增长将具备可持续性,预计2025年交付量将达28万辆(同比增长39.3%),2026年将突破35万辆(同比增长25%)[0]。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信息[0][1][2][3]。)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