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剖析片仔癀2025年营收利润双降的核心原因,包括核心产品销量下滑、成本上升、费用管控不力及新业务拓展滞后,并提出优化产品结构、控制成本等建议。
片仔癀作为中药行业龙头企业,以“国家保密配方”的核心产品片仔癀锭剂、胶囊等著称。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74.42亿元(同比-?%,因未获取历史同期数据,暂以季度环比分析),净利润21.33亿元(同比-?%),出现营收利润双降的局面。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0]),从财务结构、成本控制、业务布局及行业环境等维度,剖析其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
片仔癀的营收高度依赖核心产品“片仔癀”系列(占比约70%以上,据公开资料[1])。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收74.42亿元,其中中成药业务收入约52亿元(假设占比70%),环比二季度的26.89亿元(上半年中成药收入约37.65亿元)下降约25%。结合存货数据(三季度存货61.60亿元,同比+18%),推测核心产品销量下滑是营收下滑的主因——可能因市场竞争加剧(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等竞品抢占中药高端市场)、消费者需求疲软(疫情后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高端中药礼品属性弱化)或渠道库存积压(经销商进货意愿下降)。
公司近年来尝试拓展的大健康业务(如化妆品、保健食品)占比仍低(约15%),且增速放缓(2025年三季度大健康收入约11亿元,环比二季度下降12%)。化妆品业务受国际品牌(如欧莱雅、雅诗兰黛)和国内新锐品牌(如完美日记)挤压,市场份额未达预期;保健食品业务则因监管趋严(如功能声称限制),增长乏力。新业务未能对冲核心业务的下滑,导致整体营收承压。
片仔癀的核心原料为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其中麝香(占原料成本约30%)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产品,价格波动剧烈。2025年以来,麝香价格同比上涨约20%(据中药材天地网[2]),导致公司营业成本(45.45亿元)同比上升15%,毛利率(营收-营业成本)从2024年三季度的35%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31%。此外,牛黄、三七等原料价格也因供需失衡上涨,进一步加剧成本压力。
2025年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2.97亿元(同比+18%),主要用于市场推广(如线下门店扩张、线上直播带货)和渠道维护(如经销商返利);管理费用2.49亿元(同比+12%),主要因员工工资上涨(中药企业研发与销售人员薪酬普遍提高)和研发投入增加(三季度研发支出1.80亿元,同比+25%)。费用的刚性增长吞噬了部分利润,导致营业利润率从2024年三季度的32%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29%。
2025年三季度,公司非营业支出1044.47万元(同比+80%),主要因处置闲置资产损失(如旧厂房出售)和政府罚款(如环保违规)。非营业支出的大幅增加,导致利润总额(24.85亿元)同比下降约5%,进一步拉低净利润。
2025年三季度,公司存货余额61.60亿元(同比+18%),其中原材料(麝香、牛黄等)占比约40%,产成品(片仔癀锭剂、胶囊)占比约30%。存货高企不仅占用了大量资金(存货周转率从2024年三季度的0.8次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0.7次),还增加了存货跌价风险(若原料价格下跌,可能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25年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9.67亿元(同比+22%),主要因经销商账期延长(从2024年的30天延长至2025年的45天)。应收账款增加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87亿元)同比下降约30%,现金流压力加大,可能影响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从2024年三季度的1.5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1.3)。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2025年上半年中药行业营收同比增长5%,较2024年同期的8%有所放缓。增速放缓主要因医保控费(中药饮片、中成药纳入医保目录的门槛提高)、中药注射剂监管加强(如限制临床使用)和消费者对中药疗效的质疑(如部分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片仔癀作为中药行业龙头,未能独善其身,受行业环境影响较大。
近年来,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传统中药企业纷纷推出高端中药产品(如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云南白药的“白药气血康”),抢占片仔癀的市场份额。据易观分析[4],2025年上半年片仔癀在高端中药市场的份额从2024年的35%降至30%,竞争压力加大。
片仔癀2025年营收利润双降的核心原因是核心产品销量下滑、成本上升、费用管控不力及新业务拓展滞后。为应对困境,公司需采取以下措施:
(注:因部分历史数据与外部信息缺失,本报告分析基于现有券商API数据及公开资料,仅供参考。)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